时间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悄然流逝,战火无情地燃烧着,仿佛要将整个神州大地吞噬。不知不觉间,1937年11月11日这个令人心悸的日子到来了。
尽管周卫国和他麾下的将士们浴血奋战,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在淞沪战场上留下了比原历史更为浓重的一笔——多歼灭了上万骄横的日军,但战场的大势却依旧如秋风中的落叶,急转直下,颓势难挽。上海终究还是在那刺耳的爆炸声和弥漫的硝烟中,陷落了。
周卫国知道,自己必须带领着残存的弟兄们,继续向着下一个战略支点——南京转移。撤退,往往比进攻更加艰难,每一步都可能伴随着日军的追击和伏击。前路漫漫,危机四伏,但周卫国眼神坚定,他知道,他不能倒下,他身后还有战友,还有家人,还有需要他去守护的国土。
撤往南京的路上,战况的惨烈超乎想象,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然而,就在这烽火连天的残酷现实中,也夹杂着一丝令人心头一暖的“好事”。
周卫国在临行前,与萧雅、田静两位妻子那充满不舍与温情的夜晚,竟真的有了新的生命降临的迹象。两人都验孕怀上了,这已经是她们各自的第四胎了。如今,算算日子,两个女人都已怀胎四个多月,虽然身处战乱,颠沛流离,但她们腹中的小生命,却像两颗在黑暗中悄然萌发的种子,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也牵动着周卫国在硝烟中偶尔会浮现的一丝柔软。
不过,眼下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他过多沉溺于温情。行军途中,侦察兵传来紧急情报:一支日军先头部队,大约一百多人的规模,正在后方紧紧咬住他们,试图在转移途中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一百多人?周卫国听着汇报,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这正好!他迅速在心中盘算起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迎击,不仅能够摆脱追击,更能提振士气,让弟兄们明白,即使撤退,他们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命令部队,立刻停止前进,进入前方那片树林!”周卫国下达了命令,“传令下去,轻装简行,重武器留下,其余人跟我来。”
树林并不算茂密,但足以提供隐蔽。周卫国亲自带领几个熟悉地形的精兵,利用他们对环境的了解,开始在树林中精心布置。他们没有使用昂贵的正规地雷,而是就地取材,利用树木、藤蔓、石头,甚至是从日军尸体上缴获的弹药,制造出各种各样、令人防不胜防的“诡雷”。有的伪装成树根,有的挂在低垂的枝桠上,有的则藏在看似松软的土坑里。每一步都可能触发死亡,每一个转角都可能迎来爆炸。树林,很快就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
“记住,等日军进入树林,听到第一声爆炸,看到第一个倒霉鬼被炸飞的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信号!”周卫国低声对身边的连长们吩咐道,“我要他们一进入树林就陷入混乱,然后,我们就像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一样,从四面八方杀出去!”
布置完毕,周卫国带着主力部队,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树林外围,只留下几个眼线,密切关注着日军先头部队的动向。
没过多久,日军果然追了上来。他们显然没料到周卫国会在这里设下埋伏,放松了警惕,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树林。果然,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树林深处腾起了一团刺目的火光和尘土,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爆炸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懵了。他们根本不知道爆炸的来源,也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只能惊慌失措地在树林里乱窜,互相践踏,枪声乱响,完全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就是现在!”周卫国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拔出手枪,朝着天空就是一枪。
随着这一枪响,埋伏在树林外围的周卫国部队如同猛虎下山,从四面八方呐喊着冲杀出来。他们早已将日军的位置摸得清清楚楚,子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射向那些惊魂未定的日军。
日军先头部队还没从诡雷的惊吓中完全反应过来,就再次陷入了周卫国部队的猛烈火力之下。他们试图组织抵抗,但混乱的队形和周卫国部队灵活的战术,让他们根本无法有效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战斗异常短暂,几乎可以说是一面倒的屠杀。日军在诡雷的初步打击和心理震慑下,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周卫国部队则士气高昂,配合默契。战斗很快结束,一百多日军被全歼,几乎没给周卫国这边造成什么像样的伤亡。
看着被清理干净的战场,周卫国拍了拍手上的尘土,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命令部队打扫战场,补充弹药,然后,继续朝着南京的方向,坚定地前进。他知道,这只是前路漫漫征途中的一次小胜,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又行进了多半天时间,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地平线上,昆山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周卫国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却无多少暖意,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疲惫感。他扫视了一眼身后那些步履蹒跚、脸上写满倦意的士兵,他们的军装早已被汗水浸透,沾满了尘土,许多人甚至走散了鞋,赤着脚板在碎石路上挪动,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清楚,大家是真的撑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迎娶秦淮茹开始多子多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迎娶秦淮茹开始多子多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