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的府邸在城南,院墙爬满了枯藤,像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听闻陆逊深夜来访,张昭披着棉袍迎出来,手里还攥着本《左传》,书页上满是批注。“伯言这时候来,必是有要事。”他引着陆逊进了书房,炉火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陆逊将星铁残片放在案上,把老瓢的话一五一十说了。张昭拿起残片,老花镜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指尖在纹路上来回摩挲:“这纹路……倒像是上古的‘水纹篆’。当年武王伐纣,渡孟津时曾见河中浮出巨石,上面刻的便是这种文字。”
“张公认得?”陆逊又惊又喜。
张昭摇了摇头,将残片放下:“只识得零星几个字,似乎与‘归位’、‘放逐’有关。”他叹了口气,望着炉中跳动的火苗,“拾荒者向来行踪诡秘,其心难测。与他们交易,好比与虎谋皮,一旦事泄,不仅水蜃号修不成,我东吴还会陷入曹刘两家的夹击之中,此乃险招啊。”
“晚辈知道凶险。”陆逊走到窗前,望着院中被雪压弯的翠竹,“可水蜃号若能修复,我军便能直捣许昌,奇袭荆州,这是天赐的良机。至于风险……当年周瑜公火烧赤壁,何尝不是险中求胜?”
张昭望着陆逊坚毅的侧脸,忽然想起孙策临终前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周瑜已逝,这江东的重担,竟不知不觉落在了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肩上。他沉默良久,终于道:“也罢,你既已下定决心,老夫便不拦你。只是切记,防人之心不可无。”
离开张府时,天已微亮。雪后的建业城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晨光中,宫墙的琉璃瓦反射着碎金般的光芒。陆逊勒住马缰,回望了一眼张府紧闭的大门,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千钧。他知道,从决定与拾荒者交易的那一刻起,他便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险路——但为了东吴的未来,他别无选择。
第二节 密约暗流 老瓢夜会石头城
建业城西的石头城,自楚威王筑城以来,便是江东的要塞。城墙由赭红色的岩石砌成,在暮色中像一头伏卧的巨兽,临江的一面布满了箭孔,海风穿过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
这夜,月黑风高,城头的守军换岗的间隙,一道黑影如狸猫般从悬崖下的密道钻了出来,正是老瓢。他裹紧了破棉袄,借着岩石的阴影,七拐八绕来到城根下的一处废弃水牢前。水牢的铁门早已锈烂,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起一群蝙蝠,扑棱棱地飞向夜空。
水牢深处,陆逊已等候多时。他没带亲兵,只提着一盏防风灯,灯光在潮湿的石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地上铺着块油布,上面摆着些干粮和水囊,还有一把通体漆黑的匕首——那是东吴特制的“断水匕”,见血封喉。
“陆将军倒是信得过小人。”老瓢咧嘴一笑,露出黄牙,眼神却在匕首上打了个转。
“我信的是利益。”陆逊将防风灯往地上一放,火焰“腾”地窜起,照亮了他眼底的寒光,“你要技术碎片,我要元铁和曹刘失和。只要你我各取所需,便是朋友。若你敢耍花样……”他指了指匕首,“这东西,便是你的下场。”
老瓢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从怀里掏出个竹筒,倒出一卷兽皮地图。地图上用炭笔勾勒着浮城的内部结构,引擎舱的位置被画了个醒目的骷髅头。“曹刘合璧的法阵设在引擎舱,那里的星铁最薄,只要我们在合璧时引爆‘震天雷’,就能让两座浮城的机枢错位。到时候宝库的石门会裂开缝隙,碎片和元铁都会喷出来。”
陆逊俯身细看地图,只见引擎舱旁标注着“归位者印记”的字样,旁边还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只展开翅膀的鸟。“这符号是什么意思?”
老瓢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含糊道:“是……是拾荒者的标记,没用的。”他慌忙收起地图,“将军只需按约定,在合璧当日派船队佯攻濡须口,吸引曹刘的注意力即可。剩下的事,交给我们拾荒者便是。”
陆逊没有追问,他知道老瓢藏了话,但此刻不是深究的时候。他从袖中取出块虎符,扔给老瓢:“凭这个,可在江边支取十艘快船和三十个震天雷。事成之后,我再送你百两黄金,足够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老瓢接过虎符,入手冰凉,上面的猛虎纹路硌得掌心生疼。他忽然“噗通”跪倒,对着陆逊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将军的恩情,小人没齿难忘。只是……”他抬起头,脸上竟有泪痕,“若事成之后,小人想求将军一件事。”
“你说。”陆逊皱眉。
“别让那些碎片落入曹刘之手。”老瓢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些是……是我们祖宗的东西,不能再被他们夺走了。”
陆逊心中一动,想起张昭说的“放逐”二字。这老瓢如此看重技术碎片,莫非拾荒者真是被放逐的归位者后裔?他不动声色道:“只要你按约行事,我答应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