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分级……”荀谌站在舱门处,望着那些转动的铜柱,“马大人觉得,这三级权限如何划分?”
马钧从怀中掏出张羊皮纸,上面用朱砂细细勾勒着舱内的布局,甚至连每根铜柱的高度、锁链的匝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属下彻夜推演,斗胆猜测:最低一级‘民生权’,当掌城内仓储、水源、工坊诸事,只需持有星铁残片便可启用;中一级‘器物权’,能调动城上弩炮、机关,需知晓密语方能启动;至于最高一级……”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金龙门上的族徽,“‘领袖权’当能启闭双城、调度全军,除密语与残片外,必须有这‘归位者领袖印记’为凭。”
“印记……”曹昂指尖摩挲着石壁上的凹槽,那形状与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竟隐隐相合。他想起十岁那年,父亲将这块双鱼玉佩交给他时说的话:“这玉佩上的纹路,藏着曹家的根。”那时只当是寻常家训,此刻想来,其中或许另有深意。
马钧忽然“哎呀”一声,银针从指间滑落,掉进石壁的缝隙里。他慌忙去掏,指尖却触到个冰凉的凸起——那是块嵌在石壁里的星铁,形状恰如半个巴掌大小,上面刻着的纹路与曹昂的玉佩竟严丝合缝!
“少将军!您看这个!”马钧的声音带着哭腔,像是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他将那块星铁抠出来,双手捧着递过去,“这分明是个信物的一半!另一半……”
曹昂接过星铁,触手温润,与寻常星铁的冰凉截然不同。他解下腰间的双鱼玉佩,将玉佩的凹槽对准星铁的凸起,只听“咔哒”一声轻响,两者竟严丝合缝地拼在了一起!拼合处瞬间亮起红光,如同一道流动的血线,顺着纹路蔓延开来,在石壁上投射出一幅完整的星图——图中央赫然写着“归位者领袖,曹氏正统”八个古篆!
舱内霎时死寂。铜柱转动的“咯吱”声、锁链摩擦的“哗啦”声,此刻都成了这八个字的注脚。马钧扑通跪倒,对着星图连连叩首,额头撞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天意!这是天意啊!”
荀谌望着那八个古篆,鬓角的白发微微颤抖。他想起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赤壁大败后,曾在长江边对着明月长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那时他只当是主公感慨谋士凋零,此刻才明白,或许曹操早已知晓这铁壁号的玄机,只是时机未到,未能言明。
曹昂握着拼合的信物,只觉一股暖流从掌心涌入四肢百骸。那些星铁残片上的蝌蚪文,此刻在他眼中忽然变得清晰——那不是什么密语,而是一段段残缺的家史,记载着汉初曹参辅佐刘邦时,曾得异人所赠“双城图”,言明“乱世之时,归位者出,双城合璧,定鼎天下”。
“原来如此……”曹昂喃喃道,眼中闪过明悟与决绝。父亲让他镇守许昌,让马钧探究铁壁号,并非偶然。这双城,本就是曹家的宿命。
“少将军,”荀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既已知晓天意,那与刘备的信函……”
“按原计划发出。”曹昂将信物收入怀中,语气恢复了沉稳,“但要加一句——融合之日,需双方主事者亲至引擎舱,共启法阵。”他望向马钧,目光变得深邃,“德衡,你需秘密打造一枚假的信物,纹路要与真物一般无二,只是……不可有曹家血脉的温度。”
马钧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少将军是要……欺瞒刘备?”
“非是欺瞒,是防人之心。”曹昂的指尖在石壁上轻轻划过,“诸葛亮多智,必然会探查权限玄机。若让他知晓领袖印记与曹家的关联,必会从中作梗。你只需依令行事,其余不必多问。”
马钧望着曹昂坚毅的侧脸,又看了看石壁上的古篆,喉头动了动,终究还是躬身应道:“属下遵命。”只是心中却像压了块巨石——他毕生钻研机巧,所求不过“真”字,如今却要亲手打造赝品,这于他而言,无异于匠人自毁其心。
出了引擎舱,曹昂独自一人登上铁壁号的最高层。此处没有铜柱锁链,只有一块光滑如镜的星铁板,能将许昌城的全貌尽收眼底。晨雾中的许昌城像幅水墨画,城墙蜿蜒如带,护城河波光粼粼,城中百姓已开始忙碌,炊烟袅袅升起,带着人间烟火的暖意。
“父亲,孩儿明白了。”曹昂对着东方的朝阳轻声道,“您隐忍半生,并非只为霸业,更是为了守护这城中百姓。这双城,既是利器,也是重担。”他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孩儿定不会让您失望。”
风从耳畔呼啸而过,带着铁壁号特有的金属气息。远处传来亲兵操练的呐喊声,与城中的鸡鸣犬吠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鲜活的乱世图景。曹昂知道,当信函送到荆州的那一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便已打响——而他,必须赢得这场战争。
三日后,许昌的信使抵达荆州。刘备正在襄阳城内宴请诸将,听闻曹魏遣使,不禁与诸葛亮交换了个眼神。帐内的丝竹声戛然而止,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名捧着木匣的信使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