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工陈三闻言猛地抬头,布满老茧的手掌蹭过眼角:"公主这话倒是让老奴想起往事。当年我师父烧瓦,总说'窑神看的不是纹样,是匠人有没有把心放进土里'。如今这算学琉璃......"他伸手摸了摸墨家弟子递来的智能瓦当,指尖触到温润的琉璃表面,"倒是跟当年师父烧出的'蒹葭釉'一个温度。"
申时三刻,降雨模拟器喷出细密雨丝。东侧的旧瓦当很快积起水洼,水珠在神兽纹凹陷处聚成小水潭,像极了李明德眼中的迟疑;西侧的琉璃瓦当却如荷叶承露,雨水顺着抛物线弧度滑入导水槽,发出"哗哗"的轻响,惊飞了檐角一只避雨的麻雀。
"五分钟了。"霍去病的声音盖过雨声,腕表蓝光映着他紧抿的嘴角,"西侧已经干爽。"
围观的工匠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年轻学徒们忍不住凑近导水槽,指尖触碰潺潺流水;几个老工匠交头接耳,粗糙的手掌比划出抛物线的弧度。李明德的弟子王工匠咬了咬唇,趁人不备弯腰将一团木屑塞进导水槽,却没注意到"追风"正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汪!"导盲犬突然扑过来,前爪按住王工匠的手腕,湿漉漉的鼻尖在木屑袋上轻嗅。张小七眼尖,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王二,你往导水槽里塞什么呢?"
木屑袋掉在地上,檀香混着霉味散开。霍去病捏起袋中纸片,挑眉读出声:" '瓦改国危,龙脉断绝'——这笔迹,倒像是钩弋宫的文书体。"他指尖滑动,财务监测画面在雨中浮现,73%的修缮费化作红色箭头,在李明德府邸的位置聚成刺眼的红点。
老匠师浑身一震,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公主明鉴......老朽、老朽只是......"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雨水混着泪水从皱纹里滑落,"三十年前,先父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瓦当不能丢了魂'......老朽怕算学改了形制,就丢了汉宫的魂啊......"
刘妧盯着他颤抖的肩膀,忽然想起初见时,李明德在将作大匠府小心翼翼擦拭瓦当拓片的模样。她蹲下身,广袖拂过他膝头的泥水:"您看这西侧的瓦当,青龙鳞片用的是您去年改良的'叠烧法',白虎斑纹藏着您教给墨家的'错金技法'。"她指了指流光溢彩的琉璃表面,"算学不是夺魂,是让老手艺长出新枝桠。就像这琉璃瓦当,既能承托雨水,又能映出蒹葭晚照——您瞧,陈师傅都快瞧哭了。"
陈三慌忙抹脸:"哪有!老奴是觉得,这辈子能烧出这样的瓦当,就算见了师父也能挺直腰杆说'没给匠人丢脸'......"
亥时初刻,算学窑炉的火光映红了工匠们的脸。刘妧握着算筹,在沙盘上推演琉璃配比,石英砂与纯碱在陶钵中沙沙作响:"陈师傅,您说用'橐龠鼓风'时,风门开到第几格最稳?"
老窑工凑过来,浑浊的眼睛在火光中发亮:"要是按老法子,第三格火最'软',可这算学温控符......"他忽然一拍大腿,"哎!把风门开到第五格,再用温控符压着,说不定能烧出跟'蒹葭釉'一样通透的底子!"
"那就听您的。"刘妧将耐候剂倒入原料,"张小七,麻烦帮陈师傅调调火候——对,就用上个月在少府试的'脉冲鼓风'法。"
少年应了声,指尖在算学界面上快速滑动。窑炉内,橐龠鼓风的"呼呼"声与温控符的蓝光共鸣,火焰跃动间,琉璃原料渐渐融化成琥珀色的液体。陈三守在窑边,忽然轻轻哼起了失传已久的《陶工谣》,苍凉的调子混着松木香气,在深夜里飘得很远。
子时三刻,汉武帝的密旨随算学烽火送来。刘妧借着琉璃冷光读完竹简,转身递给李明德时,特意用袖口替他挡住飘落的雨丝:"陛下说,'天工者,顺天应人也'。这'天工'二字,臣想了大半辈子,今日才明白——"老匠师喉结滚动,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卷图纸,边角还带着被雨水洇过的褶皱,"这是老朽昨夜重画的四神纹路,用了算学的'黄金分割'和波斯的曲线技法......公主您看,这青龙的鳞片按螺旋线排列,飞起来会不会更灵动些?"
刘妧展开图纸,烛火在她睫毛下投下细碎阴影:"灵动极了。尤其是这白虎的斑纹,暗含勾股比例,跑起来时光影流动,倒像是活物一般。"她将图纸递给乌玛尔,"波斯的琉璃彩绘技法讲究'千瓣莲花',或许能让这些纹路在不同光线下显出不同色彩?"
乌玛尔抚胸行礼,羊皮笔在图纸边缘落下流畅的波斯文批注:"就像设拉子的波斯地毯,每一道纹路都藏着阳光的秘密。李大人,明日可愿来我的工坊,试试用孔雀石粉调釉色?"
李明德耳尖微红,却伸手握住了乌玛尔递来的羊皮笔:"若能调出'蒹葭晚照'的流光......老朽倒想看看,算学与古法能碰出怎样的火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