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 章:破营夺隘(至元四十六年秋巴图额尔敦率虎卫破叛军防线)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白石头坡,三更三十五分的夜色里,叛军营地的混乱仍未平息 —— 马厩方向的火光还在闪烁,受惊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散落的马灯在地上滚动,照亮满地的干草与丢弃的长矛。巴图额尔敦伏在马厩西侧的矮丛中,指尖捏着一枚虎哨(方才惑敌用的),目光紧盯着前方三十丈处的第一层哨卡 —— 木栅门半开着,两名叛军士兵正慌慌张张地用绳索捆绑,试图重新关好门,另几名士兵则围着地上的同伴,那人是之前被受惊战马撞倒的马倌,此刻还在呻吟,无人顾得上警戒。
“叛军已乱了心神,此刻破营,正是时候。” 巴图额尔敦低声对身旁的合撒儿道,手中的玄铁刀已出鞘,刀身映着远处的火光,泛着冷光。合撒儿握着短刀,指了指哨卡旁的投石机:“那两架投石机无人值守,咱们可派十人绕到后侧,先毁掉它们,避免待会儿推进时被砸。” 巴图额尔敦点头,刚要下令,却见哨卡内又跑出几名士兵,他们嘴里嚷嚷着 “虎又来了”,脚步踉跄,连手中的兵器都握不稳,显然还被方才的虎啸吓得心有余悸。
孛鲁台带着虎卫主力,已悄悄抵至矮丛后,他拍了拍巴图额尔敦的肩:“将军,步兵队已到马厩东侧,帖木格让我传信,随时可跟进巩固。” 巴图额尔敦抬眼看向漏刻,铜壶内的水滴刚落至 “三更三十六分”:“按计划行事,一组随我斩关,二组毁投石机,三组跟在后面,清理残敌,动作要快,别给叛军反应的时间!” 虎卫们纷纷点头,将腰间的短刀握得更紧,马蹄上的麻布已被露水打湿,却仍掩不住即将冲锋的锐气。
哨卡内的叛军士兵,此刻还在互相推诿 —— 一名年长的士兵道:“都怪你,刚才非要去追马,哨卡没人守,现在门都关不上!” 年轻士兵反驳:“马都惊了,不追回来怎么打仗?再说,那虎啸太吓人,谁还有心思守哨卡!” 两人争执间,巴图额尔敦已率一组虎卫,如猎豹般冲出矮丛,玄铁刀划破夜色,直扑向木栅门旁的叛军士兵。
“动手!” 巴图额尔敦一声低喝,玄铁刀劈向捆绑木栅门的绳索,绳索应声断裂,半开的木栅门 “吱呀” 一声晃开。那两名争执的叛军士兵刚转头,便被虎卫的短刀抵住咽喉,吓得浑身发抖,连喊都喊不出来。远处的投石机旁,二组虎卫已爬上机架,用斧头砍断投石机的绳索,木质机架 “轰隆” 一声倒地,扬起的尘土中,叛军的第一道防线,已被撕开一道缺口。
破营前的战术适配,需针对叛军 “虎啸扰心、布防松散” 的特点,调整虎卫的进攻节奏与分工 —— 从斩关工具的选择到兵力的梯次配置,从应对残敌的策略到与步兵的衔接,每一项都力求 “借乱破防、速进速控”,确保破营后不给叛军重整防线的机会。
斩关工具的选择以 “静音、高效” 为核心 —— 针对叛军第一层哨卡的木栅门(高丈二、宽丈五,用松木打造),巴图额尔敦放弃了之前准备的撞车(怕声响太大惊动内层叛军),改用 “玄铁刀劈绳 + 短斧破门闩” 的组合。他让工匠将玄铁刀的刀刃磨得更锋利,刀背缠上麻布,劈砍时减少金属碰撞声;短斧则选轻便的榆木柄斧,斧刃包铁皮,既能砍断木门闩,又不会太重影响动作。“木栅门的绳索是大麻绳,玄铁刀三刀就能劈断;门闩是两寸粗的松木,短斧五下可砍断,” 巴图额尔敦对一组虎卫道,“动作要连贯,劈绳、砍闩、推门,一息内完成,别给叛军关门的时间。”
兵力梯次配置分为 “斩关组、毁械组、清理组”—— 斩关组三十人,由巴图额尔敦亲自带领,配玄铁刀与短刀,负责突破木栅门,控制哨卡入口;毁械组二十人,由合撒儿带领,配斧头与火折子,负责毁掉哨卡旁的投石机、箭楼等防御器械,避免后续推进时遇阻;清理组五十人,由百户脱脱带领,配短刀与麻绳,负责制服或清理哨卡内的残敌,不留活口(非杀戮,而是捆缚,防止呼喊)。“斩关组破口后,毁械组立刻行动,清理组跟在后面,三组要像流水一样,衔接别断,” 孛鲁台在旁补充,“我带剩余虎卫,在哨卡外待命,若叛军有援兵,便从侧面夹击。”
应对残敌的策略侧重 “威慑、速控”—— 考虑到叛军已被虎啸扰心,士气低落,巴图额尔敦让虎卫们在斩关后,故意发出 “虎啸哨声”(短而凶厉的近吼),进一步震慑叛军。“叛军怕虎啸,听到哨声会更慌,” 巴图额尔敦示范吹哨,“吹的时候要响,让哨卡内的叛军都听到,他们一慌,就没心思抵抗了。” 同时,他还规定,遇到抵抗的叛军,优先用短刀制住,别轻易杀戮,避免血腥味引发其他叛军的拼死反扑:“咱们的目的是破营,不是杀敌,制住他们,让他们没法报信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