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章:杭爱临营(至元四十六年秋那拉珠尔统军抵杭爱山察敌)
杭爱山南侧的峡谷间还凝着晨霜,枯黄的牧草没过马蹄,风卷着沙砾打在玄铁甲上,发出细碎的 “沙沙” 声。那拉珠尔勒住战马,抬手示意大军停下 —— 眼前是一片东西走向的狭长山谷,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壁,长满低矮的灌木,谷内有一处隐蔽的山泉,水质清澈,足够五万大军饮用。他从怀中掏出李衡送来的 “杭爱山地形图”,指尖划过图上标注的 “黄草谷”:“此处便是黄草谷,山壁可挡风寒,灌木能掩营帐,山泉供饮水,是扎营的绝佳之地。”
长子巴图额尔敦翻身下马,弯腰拨开脚下的牧草,露出湿润的泥土:“父亲,谷内地势平坦,泥土紧实,适合搭建营帐;山壁上的灌木茂密,从谷外望去,根本看不到里面的动静,隐蔽性足够。只是谷口较窄,需派重兵防守,防止叛军突袭。” 他还捡起一块石子,朝山壁扔去,石子撞在岩石上,回声不大:“山壁吸音,营内动静不易传到谷外,连战马嘶鸣都能减弱大半。”
虎卫统领孛鲁台也上前查看,手指敲了敲山壁的岩石:“岩石坚硬,可在上面凿洞设哨卡,哨兵藏在洞内,既能观察谷外动静,又不易被发现。谷内的山泉旁可设饮马区,派专人看管,避免士兵乱取水,弄出声响。” 中都卫戍军指挥使帖木格补充:“谷两侧的灌木可保留,只清理出营帐搭建的区域,这样从高空看,谷内仍是一片荒草,更难被叛军察觉。”
那拉珠尔点头,将地形图递给身边的亲兵:“传我令,巴图额尔敦带先锋五千人,先清理谷口障碍,搭建临时防御工事;孛鲁台带虎卫,在谷内划分营帐区域,主力营居中,侧营护两翼;帖木格带中都卫戍军,清理灌木,平整地面;张谦带粮草队,去谷西侧三里的小山谷扎粮草营,与主力营形成犄角;也先帖木儿带工匠,即刻搭建中军帐与哨卡。” 将领们齐声领命,各自策马离去,五万大军如流水般涌入黄草谷,马蹄扬起的尘土被山壁挡住,很快便落定,仿佛从未有大军经过。
谷外,两名探子已伪装成阿鲁台部的散兵,牵着几匹瘦马,慢悠悠地朝着杭爱山主峰的方向走去 —— 他们要先探查叛军外围的巡逻情况,为后续详细侦察铺路。那拉珠尔站在谷口,望着探子远去的背影,又看向谷内忙碌的士兵,眼中满是沉稳:“扎好营,察清敌布防,咱们才能稳操胜券。”
大军扎营的第一步是 “地形细分”—— 工部工匠与将领们一道,按 “主力、侧营、哨卡、饮马区、军械库” 的功能,在黄草谷内划出明确区域,每块区域用白石灰做标记,确保营帐搭建有序,既方便调度,又能最大化利用隐蔽地形,避免暴露踪迹。
工匠总管帖木儿(工部老匠)带着十名工匠,用麻绳丈量谷内面积:“谷长三里,宽半里,可容五万大军扎营。主力营占中间一里地,分三排搭建,每排营帐间隔十丈;左右侧营各占半里地,距主力营五丈;哨卡设四个,分别在谷口两侧山壁与谷内两端;饮马区在山泉旁,占地半亩;军械库靠近中军帐,方便看管。” 他用石灰在地上画出线条,线条笔直,拐角整齐,如同一幅规整的营寨图。
孛鲁台带着虎卫,按石灰线搭建主力营的营帐 —— 虎卫的营帐为玄色,布面厚实,边缘缝着铜扣,既能防风,又能隐蔽。士兵们两人一组,先将营帐的支架搭起,再覆盖布面,最后用铜扣固定,动作熟练,半个时辰便搭好十顶营帐。孛鲁台检查一顶营帐,用手扯了扯布面:“支架要埋深三尺,避免风大掀翻营帐;布面的铜扣要扣紧,不能留缝隙,防止夜间漏光。” 士兵们立刻按要求调整,确保每一顶营帐都牢固隐蔽。
巴图额尔敦则在谷口搭建临时防御工事 —— 他让人在谷口挖了一道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沟内埋上尖刺,沟外设置三层拒马,拒马间缠绕带刺的藤蔓。“谷口是唯一的进出通道,必须守住,” 巴图额尔敦对先锋士兵道,“再在拒马后搭三座箭楼,每座箭楼驻十名弓箭手,日夜值守,发现叛军立刻示警。” 士兵们挥着锄头挖壕沟,汗水浸湿了轻甲,却没人停歇,很快,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便出现在谷口。
帖木格带着中都卫戍军清理灌木 —— 他们用斧头砍掉营帐区域的灌木,却保留了谷两侧山壁的灌木,只在灌木间开辟出狭窄的通道,供士兵巡逻。“这些灌木是咱们的掩护,” 帖木格道,“砍太多会暴露谷内情况,保留下来,既能挡视线,又能挡风寒。”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砍伐,避免弄出太大声响,砍下的灌木也不浪费,堆在谷口,作为额外的防御屏障。
张谦则带着粮草队,前往谷西侧的小山谷 —— 这里比黄草谷更小,却更隐蔽,谷内有一处小溪,可作为饮马水源。张谦让人在谷内挖了十个地窖,用于存放青稞与干草,地窖口用木板覆盖,再铺上层泥土与牧草,从表面看与普通地面无异。“粮草要隐蔽存放,” 张谦对粮草护卫道,“再在谷口设两道哨卡,派两百名骑兵巡逻,防止叛军偷袭。” 粮草队的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卸粮、入窖,动作轻缓,生怕弄出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