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子……你……你敢如此辱我!” 即便命在旦夕,被死死按在地上的哈尔泰,依旧用怨毒的目光瞪着黄得功,口中含混不清地威胁着,“我大清铁骑……必将……必将踏平尔等……为我复仇!为我……夺辫之仇!”
黄得功闻言,只是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复仇?夺辫?哼!尔等建奴,就会逞这些口舌之利!想当年,尔等不过是我大明辽东一小小部落,受我朝廷册封,食我天朝俸禄!如今竟敢反噬旧主,窃我中华疆土,奴役我汉家百姓!此等忘恩负义、禽兽不如之行径,才是真正的弥天大罪!今日,本侯便是要用你的狗头,来祭奠那些惨死在尔等屠刀之下的无辜冤魂!”
说罢,他不再多言,手起刀落,亲自结果了哈尔泰的性命!
当黄得功那柄饱饮建奴鲜血的雁翎刀,终于斩下正白旗都统哈尔泰那颗充满惊恐与不甘的头颅时,这场发生在兀良哈草原上的、本不该发生的遭遇战,终于落下了血腥的帷幕。
哈尔泰的尸身被愤怒的明军士兵剥去了象征着八旗贵族身份的甲胄,黄得功甚至亲自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佩刀割下了哈尔泰那半截金钱鼠尾辫,连同一块血淋淋的头皮!这近乎原始的、野蛮的示威,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明军将士,无不感到一种嗜血的兴奋和对主帅的敬畏!
此战,黄得功指挥有方,趁敌不备,夜袭功成,几乎全歼了哈尔泰这支深入草原的数千清军精锐,缴获马匹、甲胄、兵器无数。除了少数侥幸逃脱的散兵游勇,可谓是取得了自萨尔浒之战以来,明军对阵八旗主力最为辉煌的一场大捷!
黄得功阵斩建奴高级都统的捷报,连同哈尔泰的首级,八百里加急送抵京师,立刻再次引发了朝野的巨大震动!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对黄得功及其麾下有功将士,大加封赏!
而几乎就在同时,另一件在朝臣们看来“有伤国体”、“违背祖制”的大事,也在紫禁城内,悄然进行——来自朵颜兀良哈部的首领乌尔迈之女哈达托娅,已在锦衣卫和内厂番役的“护送”下,抵达京师,即将被正式册封为“柔妃”!
消息一出,京城百姓议论纷纷,大多视其为天朝威仪远播、万邦来朝的盛事,对这位即将入宫的“蒙古公主”充满了好奇。
然而,在朝堂之上,却因此掀起了轩然大波!以礼部、都察院的一些老臣和东林党残余势力为首的官员们,纷纷上疏,激烈反对!他们引经据典,痛陈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皇妃不得为外族女子,以防外戚干政,动摇国本”的祖训,恳请皇帝收回成命,切莫为了“羁縻”一个区区塞外部落,而败坏了祖宗的规矩,贻笑天下!后宫之中,一些资历较深、或是自恃出身高贵的妃嫔,亦对此事颇有微词,认为让一个“粗鄙”的蒙古女子入主宫闱,有辱皇家体面。
一时间,劝谏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东暖阁。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言辞恳切、实则包藏私心的奏章,脸上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祖训?体面?” 他将手中的奏疏狠狠摔在地上,“国之将亡,还在跟朕谈这些虚文缛节?!一群误国害民的腐儒!”
他当即下令,将带头劝谏、言辞最为激烈的八名官员,直接拖出午门,当众廷杖!活活打死!随即又下达严旨:此事乃朕躬独断,为国家长远计,任何人不得再行妄议!违者,以大逆论处!
一时间,朝堂噤声,再无人敢对此事多说半句。因纳妃风波而一度中断的朝会,也因此停了十余日,整个京师的政治氛围,再次变得紧张而动荡。
·······
崇祯皇帝如此强硬地推行这场看似“有违祖制”的政治联姻,自然有着他深远的战略考量。
哈达氏乃是朵颜三卫兀良哈本部的世袭贵族,在整个兀良哈诸部乃至部分漠南蒙古部落中,都拥有着极强的实力和深远的影响力。通过与乌尔迈联姻,将哈达托娅纳入后宫,不仅可以彻底稳住乌尔迈这位新近归附的蒙古汗王,更能借此分化瓦解蒙古诸部对建奴的支持,甚至……在未来,将整个兀良哈地区,变成大明王朝在辽东外围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用以牵制和袭扰建奴的后方!
他非常清楚,建奴虽是心腹大患,但并非眼下唯一的、甚至不是最急迫的敌人!当务之急,是先彻底剿灭盘踞中原、祸乱腹心的李自成大顺军和张献忠大西军这两大内乱势力!只有平定了内乱,稳固了中原,才能集中全部力量,去应对关外的建奴!
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多线牵制的战略构想:
其一,命令黄得功、杨御藩等部,依托新近整修的蓟镇、三屯营防线,稳固京师东北屏障,时刻警惕建奴可能的南下。
其二,责成皮岛的黄蜚和新设立的天津海防都督张名振,加强水师建设,互为犄角,不仅要确保渤海湾的安全,更要相机袭扰建奴的辽东沿海,令其无法全力南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