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天幕上那青涩而温馨的一幕,让天幕下无数知晓这对帝后典故的人们,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贞观朝,那些秦王府的旧臣们,此刻更是互相会心一笑,长孙无忌看着画面中后世之人会绘制的自己的妹妹与妹夫少年时的模样,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活脱脱一副“姨母笑”的模样,嘴都合不拢了。
就连一向以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着称的魏征,此刻看着天幕,虽然心中仍觉得陛下当年尚未成婚便直接拉皇后的手腕,有那么一些不合礼数,但嘴角那一抹极力克制的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而此刻的太极宫内,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并肩而坐,看着光幕上后人为他们绘制的少年相遇场景,听着那婉转动听的歌谣,两人相视一笑,眼底都流淌着温柔的暖意。
他们仿佛真的被这画面带回了那段青葱岁月,回到了初识之时。尽管他们心中清楚,这视频里的具体场景,多半是后世之人根据史料记载与传说想象、杜撰出来的画面,并非完全真实。
但这份来自后世的心意,这份跨越时空的敬意与描绘,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而后佳人及笄】
【少年行加冠之礼】
【旧忆仍可觅】
光阴荏苒,不觉已是大业九年。少年与少女都已先后加冠及笄,那日桃花初绽,少年立于窗外,将一枝精心挑选的桃枝,递与窗内的少女,眼中似有期盼与承诺。而今,花烛摇红,那支桃花依旧,身穿红色喜服的少年,立于同样身披嫁衣的少女面前,他依旧如当年一般,脸颊不争气地泛起红晕,就连拿着喜秤的手也不知觉的颤抖着,他轻轻挑起了遮面的红盖头。盖头之下,是一张绝色容颜,眉眼温婉动人,她缓缓抬起眼眸,望向眼前的新郎,亦如当年一般,抬头望着少年,温婉的脸上对着少年露出了笑意。
【细贴花钿入鬓】
【窗外谁藏心悸】
【风乱呼吸叩响檐下铃】
婚后的日子,温馨而静谧,昔日的少女如今已成新妇,她端坐于梳妆台前,正对镜梳妆,铜镜映出她温婉的眉眼。昔日的少年悄然来到她的身后,手中拈着一支玉簪,小心翼翼地为她簪入发间,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的耳廓,镜中的两人皆是一怔,随即相视一笑,暖意在眉宇间流淌。光阴流转,武德二年,一声清亮的啼哭为秦王府中带来了新的喜悦。初为人父人母的两人,并肩立于襁褓之旁,看着那熟睡的小小面庞,眼中是化不开的温柔。
【持伞慢行游山青水碧】
【再乘舟对酌归故里】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画面中,长孙皇后将盔甲一一分发给秦王府的将士们,稳定将士们的军心,六月初四,玄武门的城墙之上,身穿盔甲的李世民牵着长孙皇后的手屹立于城墙之上。
【岁岁,恍然间掠过堂前竹马旧青梅落】
【昔年过往可否莫做水月镜花】
宫苑深深,古树依旧。已为皇后的长孙氏,凝望着那片熟悉的浓荫,目光悠远。恍惚间,树下仿佛还是那个眉宇飞扬的少年郎,正笨拙又带着几分炫耀地,将不知从何处寻来的新巧之物,展示给一旁托腮静看的少女。少女只是看着他,嘴角悄然弯起一抹浅笑。
【言少年荒唐不知错】
【同他~梦罢~】
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立于身侧,目光落在长孙皇后带着追忆与浅笑的侧脸上。长孙皇后回过神,迎上他的视线,也弯起了嘴角,轻声将方才脑海中掠过的那少年身影,那带着几分傻气的炫耀,说与他听。话语间,两人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懵懂的岁月,相视片刻,皆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与暖意。
【最忆是你衣袖常携院外松香迎向我】
【忽而一瞬冬月寒雪尽数融化】
【几度将你姓名以墨】
【入画~】
光幕流转,帝后相处的点滴如画卷般铺展。是李世民怒气冲冲自朝堂归来时,长孙皇后便会静静奉上一盏清茶,或是在他身旁坐下,温言几句,将他轻声安抚。是李世民盛怒之下,扬言必杀那犯颜直谏的魏征。回到宫中,却见皇后换上了朝服,郑重其事地向他道贺。亦有灯下共商国事的身影,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
最终,画面定格在一处宫苑的古树之下。长孙皇后手持书卷,一如当年少时的模样,静静倚树读书。阳光透过枝叶,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而李世民,正从不远处走来,步履不再是少年的急切,却带着岁月的沉淀和不变的专注,走向树下那抹熟悉的身影,恰如当年。
【君可~知吾意啊~】
喜欢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