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洛城稳固整兵戈
洛阳城的晨雾裹着淡淡的麦香,姜维站在北门外的校场上,看着蜀军士兵正在进行队列操练。阳光穿透薄雾,照在士兵们的甲胄上,反射出细碎的金光。
经过几日的整顿,这座刚经历战火的古城已渐渐恢复生机,街面上的店铺陆续开张,百姓们脸上的惶恐也被安稳取代。
“将军,降兵整编完毕。”胡奋大步流星地走来,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名册,“愿意加入蜀军的有八千余人,其余的都按您的吩咐,发放了粮米让他们回家务农。”他指着校场西侧,那里的降兵正穿着崭新的蜀军装,跟着蜀军老兵学习队列步伐,虽然动作生疏,眼神里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姜维点点头,铁臂接过名册翻了翻:“把那些有手艺的,比如铁匠、木匠,都挑出来交给马先生,充实工兵营。”他的目光落在一个正在笨拙地调整头盔的年轻降兵身上,那士兵约莫十六七岁,脸上还有未脱的稚气,“那个孩子是哪里人?”
胡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回将军,是洛阳本地的,叫李狗剩,爹娘早亡,被魏军强征入伍才三个月。”
姜维走过去,亲自帮李狗剩系好头盔的系带:“想家吗?”
李狗剩吓得一哆嗦,结结巴巴地说:“想...想,但俺爹娘都没了,家...家没了。”
“以后蜀军就是你的家。”姜维从怀里掏出一块麦饼递给他,“好好练,等打下长安,给你在成都找个营生。”
李狗剩接过麦饼,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将军,俺一定好好练,报答您的恩情!”
校场边的高台上,夏侯霸正指挥士兵搭建了望塔。他穿着一身蜀军的铠甲,虽然略显宽大,却也精神抖擞。看到姜维,他放下手里的绳索喊道:“伯约,快来看看!从这塔上能望到二十里外的官道,若有魏军援军,咱们能提前半个时辰察觉!”
姜维登上高台,果然视野开阔,洛阳城四周的动静尽收眼底。远处的洛水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向东流去,岸边的农田里,已经有百姓开始耕种,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摇曳。
“粮草清点得怎么样了?”姜维问道。
夏侯霸脸上露出一丝难色:“府库的存粮比预想的少三成,司马懿临走前转移了一批,估计是运去长安了。不过好在咱们缴获了魏军的二十车军粮,加上开仓放粮后,百姓们主动捐了些,撑到打下长安应该没问题。”他指着东南方向,“我已派人去颍川、陈留等地征集粮草,那里的守将多是我的旧部,应该会给些面子。”
姜维拍了拍他的肩膀:“多谢仲权兄费心。洛阳刚定,民心是根本,征集粮草切不可强征,要给足价钱。”
“我明白。”夏侯霸笑着说,“昨天还有老臣来劝我,说应该效仿魏制,加重赋税充实军饷,被我怼回去了。我说咱们蜀军是来光复汉室的,不是来搜刮百姓的。”
两人正说着,阿莱娜骑着雪鬃马疾驰而来,银枪上挑着一面魏军的旗帜。“伯约,夏侯将军!”她翻身下马,将旗帜扔在地上,“抓到一小股魏军斥候,从他们身上搜出了这个!”
旗帜上绣着“长安先锋营”的字样,旗杆里藏着一卷密信。姜维展开一看,脸色渐渐凝重:“司马昭在长安集结了五万大军,还调来了关中的铁骑,看样子是想夺回洛阳。”
夏侯霸眉头紧锁:“五万?咱们现在只有三万可用之兵,硬拼怕是吃亏。”
“他要打,咱们就奉陪。”姜维的铁臂紧紧攥住密信,“但不是在洛阳,咱们主动出击,直逼长安!”
阿莱娜眼睛一亮:“将军是想围魏救赵?”
“没错。”姜维指着地图,“司马昭以为咱们会死守洛阳,咱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若回援长安,洛阳之围自解;他若不回,咱们就趁机拿下长安,断了他的根基!”
胡奋此时也登上高台,听到姜维的计划,有些担忧地说:“可是将军,长安城防坚固,又是曹魏在关中的重镇,怕是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要打。”姜维的目光坚定,“长安是关中的门户,拿下长安,就能控制整个关中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复兴汉室才有希望。”他看向众人,“明日一早,兵分三路:夏侯将军率一万兵马守洛阳,防备许昌方向的魏军;胡奋率五千兵马为先锋,扫清西进路上的障碍;我与阿莱娜率主力随后跟进,目标长安!”
夕阳西下时,校场上的操练已经结束。士兵们围着篝火吃饭,笑声、说笑声此起彼伏。李狗剩和几个年轻的降兵坐在一起,听一个老兵讲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姜维走在营地中,看着这一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想起自己这些年的颠沛流离,想起那些为了汉室复兴而牺牲的弟兄。他知道,前路必然艰险,但只要这些士兵还在,这份信念还在,就一定能走到胜利的那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