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此言,周衍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知道了,你先退下。”
柳莺察觉到周衍的神色变化,轻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周衍摇了摇头,语气平静:“林思齐被刺杀了,我们得做些准备,这件事免不了影响到我们。”
柳莺眉头微皱,但没有多问。她很少过问关于势力的事。
周衍转身看向阵法中央的李二,“林思齐作为二品大员,回朝途中被刺,朝廷必然会查个水落石出。
作为其任职多年的地方必然会查到蜀地。
我们还没看清太虚宗的虚实,还需要蛰伏。
朝廷方面还得先应付一段时间。
等‘人力引能阵’成功,就算试探不出太虚宗,也可以起兵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柳莺说道:“莺莺,接下来要加快阵法的优化进度。
林思齐一死,朝廷必然会把目光投向蜀地。
接下来我们未必还有这种安稳的发展环境。”
柳莺点头:“我会全力配合你。不会拖你后腿。”
周衍点点头,立刻把这条消息交代给墨家与商行的高层。
让他们去做好准备。
接下来一段时间,蜀地陷入诡异的平静。
各方势力都从各自渠道得知了林思齐遇刺的消息。
蜀地几个最大的势力头领都来拜访周衍,想要试探周衍的反应。
周衍只让他们安心做好自己的事便打发走了。
这些人都是老狐狸,短暂交流,周衍也看不出是否是这些人动的手。
这些人有的是退休高官,有的是在蜀地经营多年,还有一些是朝中大人物的白手套……
他们的势力相比周衍还差的远,只是都有各自背景,周衍也不好赶尽杀绝。
而且也有利用他们隐藏自己的目的,如果自己一家独大,朝廷必然紧盯自己。
时间转眼过去小半月,朝廷方面的人终于抵达成都。
来者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查案人员,以及接替林思齐出任蜀地布政使的官员。
随行的还有一群宦官以及一些随行护卫。
这一行人声势不小,抵达当日,直接清空一条街道,供一行人出行。
周衍站在钜心阁顶楼,远远看着这一行人。
诸位官员都坐在马车里,周衍看不出所以然。不过随行护卫各个精壮,一看便不是俗手。
待这一行人进入府衙,周衍才收回视线。
朝廷钦差入蜀的第三日,成都府衙内灯火通明,刑部侍郎郑元清端坐主位,新任蜀地布政使方鸿儒则坐在另一侧,都察院御史赵明德、大理寺少卿卢怀远分别坐在两人下首。
在他们之后还有一个太监坐在最后面,太监身后站着一队护卫。
在座众人全都神色凝重。
郑元清指尖轻叩桌案,沉声道:“林大人遇刺一案,陛下震怒,责令我等限期三月查出真相。
林大人在蜀地任职多年,可能掌握本地某些势力欲行不轨之事的证据,这些人可能情急之下做出此等恶事。
这三天已经让人探查本地势力了,你们可有线索。”
皇帝怀疑林思齐被刺一事与其政敌有关。毕竟召林思齐回朝是要行改革之事,现在其一死,改革之事不得不暂缓。
只是此事毕竟发生在外地,不好直接在京城掀起大案,只能先从外地查起,只希望能将矛头指向朝中,好方便清洗一部分官员。
郑元清年纪已经很大了,只想安稳退休,不想把这件事牵扯到朝中,只希望能在止在地方。
都察院御史赵明德拿出一卷书册,上面记载着蜀地几个大型势力的信息。
“蜀地最大的民间势力是明德商行,主要为朝廷提供铁器,此外还有学塾、工坊、粮食、客栈等生意;
其次是经营蜀锦的刘家;盐商王家……”
郑元清皱眉,“民间怎么能经营铁器?”
赵明德回答道:“明德商行背后的东家是一位先天大宗师,按制是三品官。
而且朝廷虽然铁器专营,但民间商行只要拿到朝廷发放的牌照,按律交税也能做。”
郑元清微微颔首,坐在下首的太监听的饶有兴致。
新任布政使方鸿儒见郑元清看过来于是出言道:“本官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形。就不多嘴了。”
方鸿儒作为新任布政使,是从别处升迁而来,只是从二品,远比不上林思齐那种中央外派的官员。
以正二品之身担任布政使,皇帝哪天想起这个人就能将其召回。
自己想入朝就得做出政绩,他可不想因为查案得罪本地地头蛇。
大理寺少卿卢怀远淡淡道:“这段时间,弟兄们查了林大人生前居所,还没有什么发现。
查问了林大人留下的下人以及本地官员,据他们说林大人与本地商户官员也没什么冲突。”
郑元清有些皱眉,半晌缓缓说道:“你们先继续查吧,有结果了向我汇报。”
另一边,钜心堂内。
“大人,钦差已开始调查蜀地豪强,‘明德商行’在成都分站的掌柜收到通知要其明日去衙门配合调查。”高景明低声道,这是周衍手下的情报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