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想知道,这台机器能否提升生产效率,厂里这次能否按时交货,全靠它了。
只见李建设将两根钢构件放进机器里。
随后,机器开始运转,周围的员工也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看向这边。
这里所有的机器都需人工操作,必须等一个钢构件处理完才能继续下一个。
但李建设改装的机器不同,可以直接放入两个钢构件,无需人工操控。
这让大家目瞪口呆。
紧接着,原本人工取件的位置改成了滑坡通道。
很快,一个完美的钢构件成型了,接着是第二个。
只要将不合格的挑出来重新打磨就行。
“改装完成了,只要把钢构件放到这个入口即可。”
李建设笑着解释道。
李副厂长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看到李建设迅速处理好两个钢构件,心中大喜。
这表明这次改装非常成功。
“太厉害了!”
李副厂长笑着说,心情极佳,“这么说这次成功了?”
胡希杰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作为一名修理工,为了修复这种机器,自然要深入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相比他人,我对这台机器的理解更为深刻。
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的内容之丰富。
这些进口机器的科技含量,远超我们的认知范围。
它们的内部结构极其复杂,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才搞清楚其工作原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通过改造提升了机器的性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次非常成功!”
李建设看着李副厂长,微笑着说。
“太棒了!真没想到,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李副厂长兴奋地回应,作为副厂长,他深知这项成果对工厂意味着什么。
“具体提升了多少效率?”
李副厂长低声问,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不太好量化,要看工人的操作速度,进出口都需要人工处理。”
李建设耐心解释。
“既然成功了,其他机器是否也能这样改造?”
李副厂长追问。
“完全可以,只要按此方法调整,应该没有问题。”
李建设点头回答。
“太好了!”
李副厂长内心激动。
他一直在等待这样的答复。
以目前的生产效率,根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但如果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或许能在本月十日前达成目标。
若不采取措施,照此下去必定失败。
因此,这对他们而言是唯一的可行方案。
“所有机器都参照这台机器的改造方式进行升级。”
李副厂长果断下令。
此时,其他工人也回过神来。
“这改动后,根本不用费太多力气就能生产出钢构件啊!”
“确实厉害,这个方法是李建设想出来的?”
“看这样子应该是。”
“那李建设真是厉害,太牛了!”
“没错,以后咱们的生产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
咱们也不用费那么大力气搬运钢材了。”
……
看到新机器,其他员工双眼发亮。
对他们而言,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使用这台机器,既能省力又能多拿绩效,真是一举两得。
身为八级钳工的易中海,看着李建设设计的图纸,竟然成功改造了机器,内心震撼不已。
他在厂里多年,对这台机器再熟悉不过,这可是其他国家的高科技设备,他工作这么久也只能简单维修,要彻底改造谈何容易!厂家早就有能力改造,不会等到今天。
这次,他打心底里佩服李建设。
……
“改造这么多机器,就靠我们五个,两天也完不成。”
胡希杰和李副厂长聊了几句,得知要把这里的机器全部改一遍,而且必须一天内完成时,不禁感慨。
李副厂长疑惑地询问道:“你认为,在一天内完成这些设备的改造,大概需要多少人?”
胡希杰沉思片刻后回答:“至少得三十多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副厂长眉头紧锁。
这些可都不是普通修理工,聘请一位这样的专业人员成本极高。
而且,除了他们,没人能完成这项任务。
然而,一想到改造后的效率提升,他毅然决定:“好,就按你说的来,三十人!”
“明白,我这就回去安排。”
胡希杰点头回应,这么多人力需要立即调配。
不久后,车间只剩下几位修理工继续忙碌。
他们迅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而刚刚改造完毕的设备则立刻投入生产。
李副厂长内心充满喜悦,这次问题终于解决了,压在他心头的大石总算落地。
“李副厂长,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行告退了。”
李建设微笑着说道。
“行,路上小心。”
李副厂长同样带着笑意回答。
不曾想,在关键时刻竟要依赖李建设。
若非他的协助,后续工作或许难以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