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切都是徒劳,凶手高高地站在那里,占据着绝对的高位优势,手中的木棒如死神的镰刀,从上面恶狠狠地劈头而下。那三个可怜的人,就这样在极度的恐惧中,被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溅到墙上的血迹和脑浆,离地面都不到 80 厘米,这些触目惊心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默默解答着当时那场惨剧中的一些细节。
刑警对现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察,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
凶手残忍地杀害众人后,并未就此停手。他俯身捡起汪世书掉落在地的菜刀,而后在每具已亡故之人的脖子上重重砍过。
尸检结果显示,凶手挥刀的力度极大,每一刀下去,都几乎让死者头身分离,仅仅一刀,便足以致命。显然,凶手如此行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确保在场之人无一生还,不留任何活口。
实际上,凶手与这些受害者之间并无深仇大恨,这场血腥杀戮不过是他为达成某个目的而扫除障碍的手段。凶手真正的目的是谋取钱财,他坚信这屋内藏有数额不菲的财富。
于是,在血腥杀戮之后,凶手便开始了一场细致而耐心的寻宝之旅。从现场被翻动的状况不难看出,他找得极为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自认为可能藏钱的地方。
然而,一番搜寻过后,凶手终究未能找到想象中的大量财物,否则现场也不会呈现出如此大面积的翻动迹象。据走访那些与陈小润相熟的人得知,陈小润身上当时应该带有三千多元现金,想必这笔钱最终落入了凶手囊中。如此大费周章地杀害多人,却只得到为数不多的钱财,凶手内心想必充满了沮丧。
此时,时间已悄然来到晚上九点多。公路上偶有摩托车驶过的声音传入凶手耳中,可他却并未因此而慌乱逃离。那时的凶手,浑身上下、从头到脚都沾满了受害者的鲜血,汗水也不停地从额头渗出,整个人气喘吁吁。
在这种状态下,凶手选择了冷静等待,直到自己逐渐恢复平静,随后对浑身的血迹和血衣进行了一番掩饰处理。鉴于此,警方有必要对现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详细记录到底丢失了哪些物品,包括受害者的衣物等细节。
这对于查明凶手逃离现场时所穿衣物至关重要,而被凶手换下的衣物以及作案凶器,极有可能被其丢弃在了窑中。
在至关重要的案情分析会上,尚武神情专注且自信,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对案件的独到判断。
他语气坚定地指出,此次凶案系一人单独作案,而且凶手与吴小发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随后,尚武详细且深入地刻画了凶手的特征:
其一,对环境极度熟悉。凶手仿佛对石灰厂的每一处角落都了若指掌,无论是各个房间的具体布局,还是厂内人员的日常情况,都在其清晰的认知范围内。这种熟悉程度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很可能是长期在附近活动或者对该厂有着深入了解的人。
其二,具备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从整个作案过程来看,凶手自始至终都戴着手套,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指纹,也不存在可供提取的 DNA 痕迹。
这一系列细致且专业的行为,充分显示出凶手在作案前进行了精心策划,对警方的侦查手段有着一定的了解,极力避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线索。
其三,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尚武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凶手与吴小发关系匪浅,极有可能是其朋友或者亲戚。正因如此,吴小发对凶手毫无防备之心,这才使得凶手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
其四,明确作案动机。综合各方面线索推测,凶手的主要目的是谋取钱财。然而,在作案现场,凶手最终仅仅从陈小润身上找到了三千多元现金,其他财物并未被找到,这或许暗示着凶手对财物的获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在寻找财物的过程中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干扰。
尚厅的分析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然而,现实情况却异常严峻,案件的侦破工作犹如陷入泥沼,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现场留下的线索极为有限,凶手强大的反侦查能力更是给侦破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使得整个案件的调查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面对如此困境,专案组迅速且高效地行动起来。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排查计划,对吴小发的生活圈子、生意圈子以及亲属圈子展开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排查工作。
专案组的成员们不辞辛劳,日夜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员。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过多轮细致入微的筛查,案件的进展却十分缓慢。嫌疑人仿佛隐藏在黑暗之中,始终未能浮出水面。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以及毫无进展的局面,让专案组成员们逐渐出现了焦躁情绪,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专案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邀请足迹专家协助调查。专家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对现场遗留的足迹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在她的努力下,多名原本具有嫌疑的人员被排除在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90年代大案系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