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孟洲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品种方面,”张卫国语气加重了几分,“我个人倾向于引进长白猪。我了解过一些资料,听说这种猪瘦肉率高,长得快,适应性也好,适合我们这种规模化养殖。”
“喂养方式上,我们考虑的是土洋结合的方式。”
张卫国想了个词:“就是既采购一部分科学配比的精饲料,保证营养全面。也结合咱们农村传统的办法——煮猪食。野菜与米糠、剩饭、碎米等混合,加水在大锅里煮,这样能降低点成本。”
我了解过,这样混合喂养下来,大概7个月,第一批猪就能出栏。”
“等第一批顺利出栏,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了适合我们村的模式,我们就打算扩大规模,第二批争取能达到3000头的规模!”
张卫国说到这里,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那股子劲头,让郑孟洲看得暗暗点头。
郑孟洲心里评价道:这小子,不光有想法,规划得还挺细致,是个干实事的人。
最后,张卫国语气更加诚恳,带着一丝请求:“郑校长,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最缺的还是技术。我们是真心想搞科学养猪,想把这个事做成一个能持续发展,让乡亲们长期受益的产业,形成一种新的模式。”“所以,我们斗胆想请农大这边,能不能派两位懂技术、有经验的技术员同志,常驻我们村,手把手地指导我们村民?”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郑孟洲,带着无比的期待:“这事儿,您看能成吗?”
郑孟洲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卫国同志,你的想法很好,规划也很有条理。你提出的请求,原则上,我们农大是支持农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是应该帮忙的。”
张卫国和张胜利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但是,”郑孟洲话锋一转,“我们农大派技术人员下去,不是简单地去当个‘技术保姆’。我们要做,就要做出标准,做出示范!”
他身体微微前倾,神情有些严肃:“我可以答应派技术员去你们村,而且是骨干力量!但前提是,你们的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我们农大这边制定的科学标准来执行!”
“具体来说,有几点:第一,统一供应优良种猪,品种由我们专家团队选定评估;第二,统一饲养管理标准,包括饲料配方、喂养流程;第三,统一防疫灭病措施,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郑孟洲一口气说完这几个统一,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从一个温和的学者,变成了一个运筹帷幄的项目负责人。
“这三个统一,你们村能做到吗?”他盯着张卫国问道。
郑孟洲没等他们回答,又抛出了一个更关键的条件:“我们农大正在进行几个优良猪种的选育和杂交改良研究,有些新品种需要进行试验和推广。”
“我希望,你们花溪村的养猪场,能成为我们新品种的试验和推广基地之一。”
“当然,这些新品种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生长速度、瘦肉率和抗病性,最终目的是提高猪肉品质和养殖效益。这一点,你们能同意吗?”
这才是郑孟洲最核心的目的,他的课题需要实践基地,需要数据,需要成果转化!
张卫国迅速看了一眼二叔张胜利。
张胜利哪里还坐得住?他站了起来,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脸上带着激动和急切:“郑校长,我同意,相信村里其他人也能同意!”
他往前一步:“郑校长,我是花溪村的支书,张胜利。”
“您放心!只要您能派技术员来,帮咱们把那上千头猪给伺候好,不出岔子,让我们挣到钱!您说的那个新品种推广,我们也一万个支持,就按您说的办!”
张胜利像是想起了什么,赶紧补充道,“您派来的技术员老师,工资待遇,我们村里出,绝不让老师们白辛苦。住宿、吃饭,我们都安排最好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条件?您尽管提,只要我们村能办到的,我回去立马就开村民大会,跟大伙儿说清楚。咱们花溪村的乡亲们,说话算话,绝不含糊!”
这位村支书的激动和实在,让办公室里的气氛又热烈了几分。
郑孟洲看着眼前这位激动得脸红脖子粗的村支书,又看了看旁边虽然没说话,但眼神同样坚定,并且轻轻点头表示赞同的张卫国,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有你们这股子干劲,有这个决心,这事就好办了!”郑孟洲也站起身,再次伸出手。
这次,是跟张胜利握手:“张支书,那就这么定了!具体的合作细节,我们可以后续再详细谈。”
眼瞅着这事儿基本是板上钉钉了,双方都找到了契合点,皆大欢喜。
这时,一直留意着时间的吴婶笑着开口了:“哎呀,光顾着说正事了,看看,都十二点半了。”
“老郑,卫国,张支书,走走走,咱们先去食堂吃饭,有什么事,咱们边吃边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