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安和春波听得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尤其是听到“一箱银元”的时候,父子俩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巨大的震撼。
“所以,爹,这钱来得是辛苦,也有点运气,但绝对是干干净净的。”张卫国最后补充道。
李延安半信半疑,还在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
但旁边的李春波,心思已经活络开了。
一个月四十块啊,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累死累活也攒不下几个子儿,一年纯收入能有个一百块都算好年景了!
现在二姐夫说,去城里店里帮忙,一个月就给四十块,还包吃包住。这待遇,和城里国营厂那些吃商品粮的正式工差不多。
想到这,春波心里头砰砰直跳,看向张卫国的眼神也变得火热起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向往。
他率先开口:“爹,咱家一共六亩多水田,靠着种田很难挣到钱。我也听村里人说,现在做生意能挣钱。既然我姐夫他们开了店,又需要人手,那我就直接跟着他们干了。”
李延安没有答应,也没有反对,而是问张卫国:“卫国,你说粉馆让雪梅和你二妹经营,那你自己干啥,继续摆摊?”
在李延安看来,自家闺女两口子再加上张桂花,三个人完全能撑起一间米粉铺子,干嘛要叫上儿子呢。
张卫国当即说道:“爹,我还有别的生意呢。我和根生打算合伙一间女装店,他们两口子在店里卖衣服,我负责去粤省进货,每个月拿40元的工资,除掉成本外的利润,我和他们两口子对半分。”
听到这话,李延安眯起眼上下打量张卫国,似乎在确认他话里的真假。
一旁的李雪梅看出了自家老爹的疑惑,开口劝说:“爹,服装店和粉馆挨在一起,我和桂花不仅有春波帮忙,隔壁又住着根生两口子,这心里也有底气。”
“虽然是第一次做生意,可我前段日子,跟着卫国逛了大半个德山市,发现粉馆才两家,女装店更是没有,我相信只要咱们好好干,一定能挣钱。”
不等李雪梅话音落地,张卫国便直接说道:“爹,如果服装店生意好,明年我打算再开一家,让雪梅和桂花经营。到时粉馆就交给春波两口子,他们也能有个稳定的收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李延安自然不会再反对,他有些欣慰的开口:“卫国,你能想到咱老李家,这也是雪梅的福气。”
“不过,你开这两间铺子,真能挣到钱?”
张卫国听着老丈人担心的话,笑了笑,直接给他掰扯起来:“爹,我和你算算这账啊。”
他伸出手指比画着:“粉馆,一个月租金五十块,每一次押一付二,这就去了150块。”
“店里头没咋装修,就是把灶房扩了扩,方便几个人同时动手。然后搞了个门脸,找人写了个大招牌——‘张氏米粉店’,图个显眼。”
张卫国顿了顿,继续道,“再加上买桌子板凳、锅碗瓢盆这些开张的家伙什,拢共花了差不多200块。”
“所以,这铺子盘下来到能开张,前期投进去的,一共是350块。”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起了挣钱的门道:“肉沫粉五毛一碗,排骨粉、牛肉粉因为肉贵些,卖六毛。我仔细算过了,一碗粉,算上租金,人工成本,米粉、肉、柴火、调料这些,所有一起加起来,撑死了也就三毛钱。”
这话一出,旁边的李春波眼睛“噌”地就亮了。
他飞快地在心里扒拉着算盘珠子,嘴里下意识地念叨:“一碗粉就能挣两三毛?那一天要是卖他个一百碗,那就是二三十块呢。”
随即,他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蹙,看向张卫国:“姐夫!照你这么说,开店确实能挣大钱。
不过你这前期投进去的350块,再加上我这一个月四十块的工钱,还有我姐、桂花姐,就算他们先不拿钱,这头一个月开销就得四百块了吧?”
李春波咂咂嘴,脸上兴奋的光芒稍微黯淡了些:“一般的庄稼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手里头哪能攒下这么多钱?想开这个粉馆,就算知道能挣钱,本钱也凑不齐,不容易搞起来啊!”
他这话倒是实在,这年头,一次性能拿出400元的普通农村家,很少。
张卫国伸手,在他肩膀上用力拍了拍,力道十足:“春波,这店,你得把它当成自己家的买卖来干,不能有打短工的心思。”
“你得和你姐、桂花姐他们一起好好学,从招呼客人跟人打交道,怎么记账,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张卫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头,“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只要用心,肯定能干好。”
他目光扫过老丈人和小舅子,沉声道:“咱们大伙一起努力,把这‘张家米粉店’的招牌做响亮了。我跟你说,争取明年,咱们家就当上‘万元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