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梁很快取来笔墨纸砚,在桌上铺开宣纸。他略一沉吟,提笔蘸墨,开始临摹《兰亭序》。笔走龙蛇间,王羲之的神韵跃然纸上。
"好字!"董老拍手称赞,"深得二王精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任小川看着两个小舅子,心中感慨万千。这十年来,虽然环境艰苦,但这些老同志们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何雨梁跟着董老学文,何雨亭随姜老习武,两兄弟可谓文武双全。
酒至半酣,话题转向了未来。
"老姜,你回去后打算做什么?"李老问道。
姜老仰头干了一杯酒,豪迈地说:"当然是回部队!虽然这把年纪上不了前线了,但带带新兵,教教战术还是没问题的。"
董老则望向北方:"外交部那边估计已经物是人非了。不过没关系,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重新工作的场景。有人想回原单位,有人打算着书立说,还有人计划回乡办学。压抑了十年的热情在这一刻喷涌而出,仿佛回到了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岁月。
"雨梁、雨亭,"老姜头突然严肃起来,"我们这些老家伙要是能官复原职,一定不会忘了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其他老人纷纷附和。几年来,何家兄弟就像他们的亲生孩子一样,给他们灰暗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和希望。
何雨梁起身鞠躬:"各位老师言重了。能跟随各位学习,是我们兄弟的福分。"
"就是,"何雨亭笑嘻嘻地接话,"姜师父的拳法,董老师的书法,李叔的俄语,王伯的机械...我爸说我们学到的可比大学里多多了!"
众人哈哈大笑。任小川举起酒杯:"来,为新时代干杯!"
"干杯!"十几只酒杯在空中相碰,酒液在月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夜深了,酒席渐渐散去。老人们三三两两回到各自的简陋宿舍,却没人睡得着,他们改造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新生活即将开始。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国家再做些贡献。
何家兄弟帮着收拾残局。任小川站在修理厂的大门口,望着满天星斗,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从明天开始,这个国家将翻开新的一页。而这些饱经风霜的老同志们,将再次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何雨亭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姐夫,姜师父说等他回部队了,就推荐我去军校!"
"好事啊!"任小川笑着揉了揉小舅子的脑袋,"不过记住,无论将来走到哪一步,都不要忘了这些老师们的教诲。"
两兄弟郑重地点头。星光下,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延伸向光明的未来。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