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前,何大清再次叮嘱:"光华,汽车产业是我们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重要突破口,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但同时也要注意,在电子产品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保城不能只靠一个产业支撑。"
"我明白,堂叔。您放心,我们已经在筹划第二期的电子产业园,重点引进半导体和通信设备企业。"何光华信心满满地回答。
何大清满意地点点头:"好,那就这样。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我。"
放下电话,何大清没有立即回到文件堆中。他站在窗前,思绪飘远。中兴轿车的成功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即将到来。国际汽车巨头不会坐视中国品牌崛起,接下来的市场竞争恐怕会异常激烈。
"大清,吃早饭了。"秦淮茹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何大清的思绪。
秦淮茹来探亲,己经在这里呆有1个月了,惦记孩子,几次想走,可是考虑何大清在这里孤身一会,便忍住了。她又想把孩子们一起接来,可是何大清以孩子教育问题否决了。
餐桌上,何大清一边喝着小米粥,一边对妻子说:"淮茹,你记得保城何家的光华吧?"
秦淮茹给丈夫夹了一筷子小菜:"记得啊,不是你那个当市长的堂侄吗?前几年离婚的那个。"
"对,"何大清点点头,"他现在事业做得不错,但个人问题一直没解决。你平时也和那些家属交往密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女同志,给介绍介绍。"
秦淮茹会意地笑了:"你这是要做媒啊?有什么具体要求?"
何大清沉吟片刻:"最好是教育系统或者文艺界的,性格要稳重。家里最好有些背景,但也不要太显赫。关键是要能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
"我明白了。"秦淮茹点点头,"等我回四九城就帮着打听一下,毕竟也不通用在甘省给他找..."
何大清摆摆手:"不着急。这事得慢慢来。"
吃完早饭,何大清准备去省委开会。临出门前,他给秘书打了个电话:"小赵,帮我查一下最近三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分析报告,特别是关于自主品牌的那部分。还有,联系一下商务部的王司长,就说我有些关于汽车出口政策的问题想请教他。"
挂上电话,何大清整了整领带。今天上午的省委常委会上,他准备提议加大对甘省本土汽车配件产业的政策扶持。中兴轿车的成功给了他新的思路——或许甘省也可以培育自己的汽车产业链?
与此同时,保城市政府大楼里,何光华正主持召开中兴汽车项目推进会。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销售数据和生产线规划图。
"...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中央部委采购的机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何光华对着各部门负责人说道,"特别是售后服务体系,必须做到比进口品牌更及时、更周到。"
散会后,何光华的秘书小声汇报:"市长,有位叫刘蜜的女士来电话,说要和你谈两个孩子的事..."
"何光华顿了顿,"什么时候,在哪里?"
何光华走到窗前,望着保城新兴开发区的方向。那里,中兴汽车的新厂房正在拔地而起。他想起堂叔早上的话,心中百感交集。事业的成功固然令人欣慰,但家庭的裂痕却始终无法弥合。
至于堂叔说的"个人问题"...何光华苦笑着摇摇头。或许,等中兴汽车真正走向世界的那一天,他才会考虑开始新的生活吧。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