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门槛高,才有突破的价值。"任小川打断他,"首长昨天视察时特别提到,要让先进技术惠及普通百姓。我们现在生产的设备又大又贵,这不符合发展方向。"
财政局局长刘志强皱着眉头:"书记,这种研发投入巨大,见效周期长,对地方财政是个不小的负担..."
任小川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初步预算。我们可以争取国家和省里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引入社会资本。何老书记已经答应帮忙协调部分资源。"
听到"何老书记"三个字,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了。在昌平,何大清的名字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但工信局局长马卫国仍有顾虑:"任书记,恕我直言,这种前沿技术研发更适合央企或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我们地方上..."
"马局长,"任小川目光如炬,"当年何老书记引进电子通信设备厂时,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结果呢?昌平成了全省电子产业的标杆!"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任小川一一回应各部门的疑虑,最终拍板成立"昌平市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领导小组",由他亲自担任组长,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任副组长。
"同志们,"任小川在总结时语气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发展,要有突破、有创新!这项研发可能困难重重,但一旦成功,不仅将带动昌平整个产业链升级,更将为国家的通信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散会后,任小川独自留在会议室。窗外的玉兰花瓣被风吹落,飘舞在春日的光线里。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这不再是沿着岳父铺好的路平稳前行,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挑战和机遇。
当天下午,任小川就带队前往昌平电子通信设备厂调研。在车间里,他拿起一个正在组装的"大砖头",对随行人员说:"半年内,我要看到这个重量减半、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的样机;一年内,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持'大小!"
厂里的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但任小川的眼神告诉他们,这不是一句空话。
晚上回到家,妻子何雨燕已经听说了丈夫的大动作。她给任小川倒了杯茶,轻声问:"这么突然决定搞通信研发,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任小川握住妻子的手:"不是突然,是终于找到了方向。你爸说得对,昌平需要新的突破口。"
何雨燕笑了笑:"爸刚给我打电话,说你年轻有魄力。"
这句话让任小川心头一热。多年来,他一直是何大清的"女婿"和"接班人",而现在,他终于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任小川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通信研发项目中。他亲自带队赴各地考察电子产业链;甚至在市委常委会上力排众议,调整财政预算向研发项目倾斜。
阻力当然存在。有人私下议论这是"好高骛远",有人说他"为了政绩不顾实际",更有甚者,开始传言任小川是想摆脱何大清的影响,自立门户。
对这些声音,任小川选择了沉默以对。他深知,唯有成果才能证明一切。
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任小川还在办公室审阅研发进度报告。电话突然响起,是项目组首席科学家打来的:"任书记,我们突破了天线小型化技术的关键难题!新样机的体积已经缩小了百分之四十!"
任小川猛地站起身,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的办公桌上。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不远的未来——小巧的移动电话走进千家万户,而昌平,将成为这场通信革命的发源地。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