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依依不舍地站起身,手牵着手走出防空洞。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一路上,他们走得很慢,仿佛想要把这段路走得久一些,再久一些。晚风轻轻吹过,带着些许凉意,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甜蜜与温暖。
周一清晨,韩春明特意换上了唯一一套浅灰色中山装,这是他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正式服装。衣服有些旧了,但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他对着公共水房那面斑驳的镜子照了又照,确保自己看起来精神利落。
昌平市文物管理局坐落在区政府大院东侧,是一栋灰砖砌成的二层小楼。韩春明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才迈步走了进去。
"同志,请问蒋局长在吗?我是来报到的韩春明。"
办公室里的女办事员抬头打量了他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不像是有关系的样子。"蒋局长在二楼最里面的办公室,你自己上去吧。"
韩春明刚走到二楼,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这批文物必须重新鉴定!什么宋代官窑,我看就是民国仿品!"
他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看见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男人正对着电话发火。那人挂断电话,转头皱眉问道:"什么事?"
"蒋局长好,我是韩春明,何书记介绍来报到的。"
蒋局长脸上的表情顿时复杂起来。他放下手中的文件,上下打量着韩春明,语气不冷不热:"哦,你就是那个'关系户'啊。坐吧。"
韩春明听出了话里的轻视,但他不卑不亢地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小韩啊,咱们文物局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工作专业性很强。"蒋局长推了推眼镜,"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之前在食品厂工作,后来...收过一段时间的废品。"韩春明如实回答。
蒋局长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怎么会对文物鉴定感兴趣?"
"我从小喜欢研究这些,经常去博物馆,也看了很多专业书籍。"韩春明顿了顿,"收废品的时候,我经常能从废品堆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碎片。"
蒋局长显然来了兴趣:"哦?说说看你都发现过什么?"
韩春明眼睛一亮,如数家珍般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去年冬天,我在西城区一个拆迁工地上收到过一块青花瓷片,从釉色和纹饰判断是明宣德年间的;还有一次,一个老太太要卖'破铜烂铁',里面其实有一枚战国时期的刀币..."
蒋局长的表情渐渐从怀疑变成了惊讶。他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中国陶瓷图鉴》,翻到某一页推到韩春明面前:"你看看这个瓶子,能看出什么门道?"
韩春明只看了一眼就说道:"这是清康熙年间的五彩花鸟纹瓶,但图片上这个是赝品。真品的釉色应该更温润,而且这个底款的写法不对,康熙官窑的'大'字最后一笔应该是向上挑的。"
蒋局长眼睛瞪大了,又连续问了几个专业问题,韩春明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指出一些专业书籍中的谬误。
"好!好!"蒋局长突然拍案而起,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小韩啊,没想到你真有这么扎实的功底!这下我们局里可算来了个行家!"
他立刻叫来人事科长,当场口述了一份申请:"立即打报告,把韩春明同志从普通鉴定员调整为局长助理,按干部编制走程序。"
人事科长惊讶地看了韩春明一眼,点头去办了。蒋局长热情地握住韩春明的手:"小韩啊,以后你就是我的得力助手了!咱们昌平虽然地方不大,但文物资源丰富,正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
韩春明走出文物局大门时,摸了摸口袋里刚领到的工作证,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路过供销社时,他特意进去买了一斤上好的龙井茶——他记得何书记爱喝这个。下次去何家,他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位改变自己命运的贵人。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