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注视着台下族人们专注的神情,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散居在全国各地的何氏后人,虽然生活环境各异,但血脉中的那份认同感却从未改变。
"...我们何氏祖训有云:'忠孝传家,诗书继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两点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何大年继续说道,"今天,我们特别要感谢何大清先生。正是他的慷慨资助和精心规划,才让我们何家村有了今天的面貌!"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何大清起身向众人鞠躬致意,然后示意何大年继续。台上后排一位甘省临洮走出,现在在冀省任职处级领导的何光华看着前排的何大清眼中露出了激动的光芒。
接下来,各地代表纷纷上台发言。安庆何氏的何明远讲述了他们如何保存了完整的族谱;楚南何氏的何秀英分享了当地何氏女子读书会的成果;广元何氏的何建军则介绍了他们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
轮到何大清发言时,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期待着他的讲话。
"各位宗亲,"何大清的声音沉稳有力,"今天看到这么多家人齐聚一堂,我内心无比激动。我们何氏家族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这离不开每一位族人对家族传统的坚守和传承。"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但是,时代在变,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今天,我想向大家宣布一个'三地扶持计划'。"
他拿出一张详细的地图和三地规划图。
"昌平市、保城市和黑省三地,将设立何氏家族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族人发展。具体包括:教育基金,资助优秀学子深造;各种扶持,为有想法的年轻人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指导……"
台下响起一阵阵惊叹声和掌声。何大清看到许多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特别要强调的是人才培养。"他提高声音,"我提议建立何氏家族奖学金,每年选拔三十名优秀子弟,全额资助他们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条件是学成后要为家族和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这时,何大清注意到坐在角落的何志鹏欲言又止的样子,便温和地问道:"志鹏兄弟,你有什么想法吗?"
何志鹏没想到会被点名,局促地站起来:"我、我只是个教师,没什么见识...但我有个女儿,天资聪慧,学习一直很好,可是现在也没有机会..."
"这正是我们计划要帮助的对象!"何大清斩钉截铁地说,"请会议结束后详细谈谈你女儿的情况。"
会议持续到深夜,气氛越来越热烈。族人们讨论着如何落实这些计划,如何加强各地联系,甚至有人提议建立何氏家族商会。何大清认真倾听每个人的意见,不时点头或提出建议。
散会后,何大清特意留下了何志鹏。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他详细询问了何光华家的情况。
"我在何家沟小学教书,女儿何晓梅很争气,一直考全县第一,但是现在也没有学可以上..."
"晓梅想学什么专业?"何大清问道。
"她想学医,说将来要回来给乡亲们看病。"何志鹏眼中闪着泪光。
何大清当即拍板:"我人安排他去香江医学院……"
何志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握住何大清的手。
第二天清晨,何大清早早起床,在新建的家族广场上打了一套太极拳。阳光洒在青石板地面上,远处传来鸡鸣犬吠的声音,整个何家村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生机勃勃。
何大年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大清,这是所有参会族人的联系方式和基本情况,按您的要求整理好了。"
何大清接过册子,翻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地址,沉思片刻:"大年啊,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家族的凝聚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您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何大年坚定地说。
"首先,成立家族理事会,各地推选代表;其次,建立家族商业网络,互通有无;最重要的是教育体系,我们要培养新一代的何氏人才。"
正说着,任小川匆匆跑来:"爸,鄂州和安庆的宗亲们提议中午开个座谈会,讨论具体合作事宜。"
何大清笑了:"好啊,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家族振兴,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他望向远方连绵的群山,仿佛看到了何氏家族更加辉煌的未来。血脉相连的三百多位族人,就像三百多颗种子,将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何家村,这个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古老村落,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