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三位战士继续轮流抬着郑时进,向前追赶大部队。他们带的粮食不多,而且为了照顾郑时进,三位战士尽量让他多吃些东西。没过多久,粮食便所剩无几了。而且由于每天都过于劳累,又饥肠辘辘,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当他们走到一处高地时,一位战士说要在这里歇息一下。他刚坐在地上,便突然倒下了。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喃喃地说:“同志,我不行啦,对不起,我不能送……” 话还没说完,他的手便无力地垂了下去,此后再也没有爬起来。郑时进和战友们悲痛万分,他们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们找了一个醒目的地方,用颤抖的双手,将牺牲的战友埋葬了。
剩下的两个人抬起郑时进,又继续向前走了两天,郑时进的伤口已经完全溃烂,又痒又痛。他强忍着痛苦,不想给战友们添麻烦。两位战友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十分心疼。他们决定烧水给他洗伤口,希望能减轻他的痛苦。他们把郑时进放在草地上,然后去捡柴生火。但不幸再次降临。一位战友捡拾了柴禾,准备往回走,刚踏出一脚,就陷进了泥潭里。他惊恐地呼喊着,拼命挣扎,但泥潭就像一个巨大的怪物,迅速将他吞噬。很快,整个人就没影了。
郑时进在担架上刚好目睹了这一幕,他大声向另一位战友呼救,但为时已晚。他眼睁睁地看着战友淹没在泥潭里,心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他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大声呼喊着战友的名字,但回应他的只有草地的风声和自己的哭声。眼看着牺牲了三位战友,郑时进心如刀割。他觉得自己是个累赘,害死了这么多战友。他试着自己走,可刚站起来就摔倒了。他的身体太虚弱了,根本无法支撑自己的重量。最后一名战友刘宏看着郑时进,坚定地说:“同志,我会把你带出草地的!”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没有丝毫的退缩。原来的四位战士,现在只剩下刘宏一人了。
刘宏烧水为郑时进清洗了伤口,然后背着郑时进继续前行。一路上,刘宏没有抱怨一句话,没有说过一个累字。但郑时进看得出来,刘宏实在是太累了。每天吃着不多的口粮,还要背他这个病人,一天就要走几十里路。郑时进能够感受到刘宏每迈出一步时脚步的沉重,感受到他背上汩汩而出的汗水,以及走动时双腿止不住的颤抖。郑时进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愧疚,他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又走了一天,才见到肖英和大姐两人。两人被感动得泪如雨下,竟无语哽咽,情不自禁一边一个伸出手来,帮扶刘宏背着郑时进赶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地笼罩着广袤无垠的草地。望着远处的燃起的火光,他们加快脚步赶过去,原来是妇女团工兵营的战士准备就地露营了。她们捡来一些柴火,还有牦牛粪,点起堆堆篝火。肖英和大姐搀扶着刘宏背的郑时进,也在火堆旁坐下,跟她们一道度过黑夜。草地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远处不知名动物的叫声,打破这份宁静。肖英和康大姐眼观四周一片黑暗,星星点点的篝火在风中摇曳,宛如黑暗中的点点繁星。女兵们正忙碌着,她们的身影在篝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疲惫却又充满活力。有的女兵在紧张地烧水泡脚,有的还在捉虱子,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在这艰苦的征途中,却成了难得的享受。
贾得富,这位妇女独立团工兵营里年龄最大的战士,其实当时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却承担着妇女工兵营炊事班班长的重任。她身材不算高大,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力气和坚韧。每天她都会背上几十斤的食物和一口大铁锅,和战友们一起走在艰难的道路上。她的肩膀被重担压得有些变形,却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她的口头禅是:“行军打仗也要吃饭嘛。” 这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她对战友们最质朴的关怀。每天行军下来,战士们的双脚都磨出了水泡,被泥泞和汗水浸泡得发白,疼痛难忍。只要条件允许,烧水烫脚就成了大家最大的享受,也渐渐成了红军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能有一盆热水泡泡脚,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能随着热气消散。
因为在这艰苦条件下行军,衣服总是湿漉漉的,又没有时间和条件清洗,生虱子是难免的。那些小小的虱子,成了战士们的困扰。清理虱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烫衣服,把衣服放在热水里浸泡,再用力揉搓,就能将这些可恶的小虫子消灭干净。如果能用热水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那就更是奢望中的奢望了。烧热水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炊事员们的身上。一到宿营地,炊事员们哪怕再疲惫,也依然咬牙坚持着做饭、烧热水。贾得富和她的炊事班战友们,放下沉重的铁锅,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忙碌起来。她们四处寻找干柴,用冻得通红的双手,费力地将柴火点燃。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水渐渐冒出热气,她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