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说说中国策划行业的开创者何阳的故事。
这位何阳可不简单,他在1985年就创办了北京和洋新技术研究所,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把"出主意"这件事做成生意的人。
在这个年代,大家都觉得"点子"不值钱,但何阳偏偏把好点子变成了能赚钱的商品。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何阳可忙坏了。他不仅给国内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的企业出谋划策,连美国、日本的公司都来找他帮忙。
前前后后他给1800多家企业做过咨询策划,小到产品怎么卖,大到城市怎么规划,他都给出过主意。最厉害的是,他帮好几百家快要倒闭的企业重新活了过来,这本事可真不小。
要说何阳真正出名,还得是1992年9月1日那天。《人民日报》在头版登了一篇报道,标题特别吸引人:"何阳卖点子,赚了40万"。这篇报道一出来,全国都轰动了。
那时候很多知识分子还在抱怨怀才不遇,看到何阳靠出主意就能赚钱,一下子都想通了:原来知识真的可以变成财富啊!何阳就这样成了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的典型代表。
这下可好,全国媒体都追着报道何阳。新华社、央视台、《光明日报》这些大媒体就不用说了,连国外的媒体都来采访他。最有趣的是,1994年央视春晚还专门以何阳为原型编排了个相声《点子公司》,由冯巩和牛群表演,剧本还是冯小刚写的呢!这个相声一播出,"点子"这个概念就更火了。
何阳的成功带起了一股风潮。在他之后,越来越多有文化、有想法的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
就这样,中国慢慢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创意产业。后来这个产业越分越细,发展出了策划创意、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等不同的专业领域。
可以说,现在大家熟悉的这些商业服务,最早都是从何阳卖点子开始的。
陆厂长听了徐大志的话,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其实他压根没听说过何阳这个人,更不清楚这人有什么来头和成功事迹。但为了不显得自己孤陋寡闻,他只好陪着笑脸点点头,假装很了解似的附和着。
"咱们还是回到酒行业这个话题上来。"徐大志继续说道,"我重点要说的是营销中给产品赋予独特属性这个问题。就拿茅台来说吧,它为什么能这么出名?关键就在于它打出了'国酒'这个金字招牌。您想啊,当年咱们敬爱的周总出国参加重要会议时,随身带的都是茅台酒。外国领导人一喝,哎,这就是中国的味道!这么一来,茅台自然就身价百倍了。"
"再说说汾酒,它的名气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着那句千古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您看,诗人这么一写,就把汾酒和传统文化牢牢绑在一起了。还有杜康酒,曹操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直接让它成了解愁的代名词。"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成功的酒类营销,一定要给产品注入文化内涵,赋予它独特的'人话属性'。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提到这个酒,就能联想到特定的文化符号或者情感共鸣。"
"可咱们的东方黄酒呢?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鲜明的定位。您看看报纸上打的广告,干巴巴就一句'纯粮酿造'。现在哪个酒厂不是这么宣传的?大家都这么说,就跟没说一样。既不能让人眼前一亮,也激不起购买欲望。没有独特的卖点,没有抓人眼球的特色,在市场上怎么跟别人竞争呢?"
徐大志推心置腹地说着,陆军听着听着,眼睛渐渐放光,像是黑夜里的灯笼被一盏盏点亮。徐大志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他心窝子里,让他茅塞顿开,心里那个透亮啊,就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似的。
陆军赶紧拿起热水瓶,又给徐大志续上热茶,茶水哗啦啦地注入杯中,热气腾腾的。
他眼巴巴地望着徐大志,就等着他继续往下说呢。谁知徐大志突然话锋一转,拍了拍大腿就要起身:"陆厂长啊,我这啰啰嗦嗦说了大半天,耽误你太多工夫了。我也就是随便说说,你们要是觉得有用呢,就当个参考;要是觉得没用,就当我是瞎扯淡。"
说着就要站起来告辞。
陆军一听急了,一把拽住徐大志的胳膊:"小徐你这话说的!什么耽误工夫啊,你这可是金玉良言,句句都是宝贝啊!"
他拉开抽屉掏出一盒珍藏的好烟,麻利地拆开包装,客气地递上一支:"你再给详细说说,这对我们厂子太重要了!"
徐大志也不推辞,接过香烟往嘴里一叼。
陆军划着火柴给他点上了。
徐大志深深吸了一口,眯着眼睛慢慢吐出一缕青烟。这烟丝的味道醇厚绵长,在舌尖上打着转儿——到底是好烟啊!
他不由得想起上辈子自己就是个老烟枪,可重生回来后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抽得起好烟?比起他小卖店买的好烟,这会儿陆厂长的好烟才是真正的好烟啊!
他终于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行,那我就具体说说。"徐大志深吸了一口,然后掸了掸烟灰,"就拿我之前给几家酒厂做的营销方案当例子吧。"
陆军一听,眼睛"唰"地又亮了几分,活像黑夜里的猫头鹰。他心里盘算着:这可太好了!有现成的方案,直接拿来用就行。
这年头谁还讲究什么知识产权啊?连酒瓶上贴的标签都常常是小卖部自己糊上去的,酒厂名字和品牌名字都分不清,更别提什么营销方案的所有权了。
徐大志一看陆军那眼神,立刻就明白这货心里打的什么算盘。陆军长得浓眉大眼的,外表看着挺老实,像个正派人,可实际上心眼儿还是有的,要不然也当不上厂长,占不了别人便宜、捞不到好处,坐不稳厂长这个位子。
徐大志心里暗笑:就你货这点小伎俩还想套路我?我前世干了几十年的营销工作,吃的就是这碗饭,虽然当年没吃好这碗饭,但套路还是见识过颇多的。要是随随便便就被你三言两语把方案套走了,那我这些年岂不是白混了?公司也干脆别开了,不用开张就直接关门大吉了。
喜欢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