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怎叫'人心筑城'?"老者用碎瓷片当汤匙,舀起片刻着"护"字的江豚肉,"陈平安说,老龙城的龙气再盛,也得靠人间的碎瓷片缝补。就像这鼎中汤,没了碎瓷咒,不过是锅浑水。"
丹月的问心镜映出鼎底刻字:"龙城非龙,因人而雄。"她忽然想起刘羡阳的铸剑炉、魏檗的守山碑,原来老龙城的地脉碎瓷,正是归乡门"地脉三锁"中的"龙骨锁"。商清影的琴弦轻颤,奏出老龙城千年护城的战鼓,鼎身碎瓷片竟随着节奏显露出历代守鼎人的面容。
"守鼎前辈,"商清影的琴弦扫过鼎身云雷纹,"《耕战录》说老龙城的地脉碎瓷是'龙骨锁',可是要靠'镇'字剑意激活?"
老者点头,从鼎中捞出片刻着"镇"字的碎瓷:"那小子在城头刻碑时说,龙要镇,更要护。就像碎瓷片,碎在城头是护城砖,碎在碗里是盛饭器,全看人心怎么摆。"他将"镇"字碎瓷递给丹月,"归乡门的地脉三锁,'守'住山岳,'润'活水流,还差这道'镇'龙骨。"
却裳咬着江豚肉,发现肉香里混着碎瓷的土腥味:"前辈,这些碎瓷..."
"都是老龙城的百姓捐的。"老者望向江心的青铜巨鼎,鼎身云雷纹正吸收着梳水国飘来的碎瓷灯,"百年前妖潮破城,百姓砸了传家瓷器,刻着'镇'字填入砖缝。陈平安说,这碎瓷片里,藏着人间最硬的骨。"
丹月的问心镜突然照见老龙城废墟,百姓正用碎瓷片镶嵌城砖,每片瓷上都刻着"安"字:"就像刘羡阳的铁匠铺、梳水国的碎瓷灯,都是地脉的一部分。"
老者忽然取出个青铜盒,里面装着三十六片龙纹碎瓷,每片都映着不同的古城墙景:"这是陈平安留下的'龙骨图',每片碎瓷对应一处地脉龙脊。"他将青铜盒递给商清影,"归乡门的'龙骨锁',就在这些镇心的念想里。"
暮色中的老龙城,碎瓷盏映着鼎中星火,竟在江面拼出"归"字。商清影的琴弦奏出沉郁与温润交织的和音,那是青铜的厚重与人间的温热共振的声音,琴面显形的字迹写着:"龙骨镇碎瓷,人间自岿然。"
却裳望着老者甲胄上的"龙"字碎瓷,忽然想起陈平安在落魄山的信:"原来每片碎瓷,都是人间不倒的脊梁。"
老者点头,望向西北方的问心崖:"陈平安在长城说,地脉三锁既齐,该去问心崖会会青冥的天锁了。"他抬手将甲胄中央的"镇"字碎瓷摘下,嵌入却裳的剑柄,"这是老龙城的'镇'字剑意,替我带给陈平安——就说老龙城的鼎,永远为归人煮着护心汤。"
雾气漫过老龙城头,这次的雾里有青铜的沉郁、碎瓷的微光,更有守鼎老者眼中未改的坚毅。丹月知道,当他们带着"龙骨锁"离开时,归乡门的地脉三锁已然圆满,而前方的问心崖,正等着他们用"守、润、镇"的地脉剑意,与青冥天锁共鸣。
江风掠过青铜鼎,吹起陈平安当年刻在鼎身的"镇"字,碎瓷片随之轻颤,仿佛在应和梳水国的渔歌、老龙城的战鼓、铁匠铺的锤音。
——————
老龙城的青铜鼎刚沉入江底,城头突然响起清越剑鸣。丹月的问心镜应声转向西南角,镜中映出位身着粗麻布衣的老者,腰间悬着柄以碎瓷片为鞘的古剑,剑穗上系着片刻有"甲"字的龙纹碎瓷——正是陈平安在金甲洲留下的护心瓷。
"好个青冥剑穗,竟能引动老龙城的护城砖。"老者踏碎瓷片而来,每步都在城砖上激起龙气涟漪,"老夫林仙然,金甲洲散修,二十年前在长城见过陈平安替马夫修补车辕。"
却裳的剑柄碎瓷突然发烫,与老者剑鞘上的碎瓷片遥相共鸣。他望着对方剑鞘上斑驳的修补痕迹,分明是陈平安的手法:"前辈的剑鞘...是用老龙城的护城碎瓷铸的?"
林仙然抚剑轻笑,剑鞘碎瓷片突然飞起,在城头拼出金甲洲的海岸线:"当年陈平安在金甲洲沉船,捞起的碎瓷片足足装了三竹篓。"他指向剑鞘中央的"仙"字碎瓷,"这片是他用剑气长城的砖粉修补的,说'剑鞘护剑,碎瓷护鞘,护的都是人间。'"
商清影的琴弦突然奏出青铜与海浪的和音,琴面上跳出幅插画:陈平安与林仙然在金甲洲海滩对坐,用碎瓷片刻制航海图。"《耕战录》说,"他盯着老者剑穗上的龙纹,"前辈的剑,曾替陈平安挡过妖域寒潮?"
"小友记性不错。"林仙然抬手虚引,老龙城头的碎瓷片竟化作护城士兵虚影,"当年在长城,那小子塞给老夫半块'镇'字碎瓷,说'若遇着青冥剑修,便用这瓷片问他们——剑是斩妖的刃,还是护民的盾?'"
丹月的问心镜映出老者眼中的剑气,竟与老龙城的地脉锁产生共鸣:"前辈可是要与我们问剑?"她轻抚剑穗上的碎瓷,"陈平安说,问剑不该见血,该见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剑来:桃花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剑来:桃花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