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破阵的寒铁刀突然轻颤,刀柄红绳与男子腰间碎瓷共鸣:"你腰间那玩意儿,莫不是陈平安给大骊初代皇帝的'护国瓷'?老子在皑皑洲听说,大骊皇室每代继位,都要在碎瓷上刻半道剑气长城的城砖纹路。"
宋长镜抬手虚引,船舷锦鲤突然活过来般游向观海楼石墙,在"雾不散,人不迁"的刀刻字迹旁,映出若隐若现的皇宫虚影:"破阵兄好记性。当年陈平安离开大骊时说,皇室龙气若沾了人间烟火,便不会被妖雾迷了眼。"他望向李寒衣,目光落在其剑穗上的雾心镜图,"三位在云峤宗得了半幅镜图,可知道余下半幅,藏在大骊皇宫的'问心殿'?"
苏云萝的《耕战录》突然自动翻开,书页上浮现出陈平安与大骊初代皇帝对饮的画面,案几上摆着七块碎瓷,其中一块刻着"宋"字:"观主说第七块碎瓷在问心崖,原来问心崖就在大骊皇宫里?"她指着书中新显的字迹,"这里写着'碑在宫墙内,心在万民中',难道刻碑人是大骊的...?"
"是朕的皇叔,现任大骊太傅。"宋长镜的声音忽然低沉,碎瓷龙纹泛起涟漪,"半月前,皇叔在刻'望乡碑'时遭妖修暗算,碑上'陈'字剑痕至今在渗血。更蹊跷的是,皇室秘阁里的'护国瓷'突然缺了一角——正是归乡图上所绘的第七块碎瓷。"
雾隐宗观主不知何时站在露台,手中"望海碗"映出大骊皇宫方向的云雾:"长镜啊,陈平安当年在大骊皇宫留了三道剑意:一在御书房地砖,二在问心殿碑刻,三在你腰间的护国瓷。如今妖修敢动皇叔,怕是盯上了那道藏在碑刻里的'人间剑意'。"
五日后,大骊都城骊京。李寒衣望着宫墙上嵌着的碎瓷片,每片都刻着凡人的姓名——正是陈平安当年在剑气长城记下的战死士卒。霜华剑轻颤,剑穗上的雾心镜图突然与宫墙共鸣,显露出御书房方向的激烈剑气。
"有妖修混进了藏书阁!"宋长镜腰间碎瓷龙纹大亮,"护国瓷的感应指向《大骊律》刻本——陈平安当年在律文里夹了片剑穗,专门镇妖族咒言!"
赵破阵的刀抢先出鞘,刀罡劈开宫墙积雪,露出墙内正在焚烧的《大骊律》。三个身着官服的老者背对着众人,袍角绣着的却是妖族"吞星纹",其中一人手中握着的,正是缺角的护国瓷。
"找死!"赵破阵的刀疤脸在火光中绷紧,寒铁刀斩出时,刀柄红绳突然幻化成剑气长城的城头虚影,"老子的刀,连妖螺肚子里的剑意都能薅出来,何况你们这些偷鸡摸狗的玩意儿!"
为首老者突然转身,面容竟是大骊吏部尚书,眼中却泛着妖异的金芒:"皑皑洲武夫?正好,你腰间的护雾符碎瓷,该给我们的'吞雾阵'当引子!"他抬手间,护国瓷缺角处竟吸出赵破阵腰间碎瓷的光芒,"大骊皇室的龙气,早该换成我们妖族的雾脉了!"
李寒衣的霜华剑及时斩落,七道星轨将护国瓷缺角与赵破阵腰间碎瓷隔开:"苏师妹,用耕战阵护住《大骊律》!长镜陛下,快将护国瓷按在御书房地砖的山河图上——那是陈平安当年留的阵眼!"
苏云萝的犁铧化作十二道金光,绕着藏书阁犁出田垄,每道垄沟都涌出带着墨香的雾水,正是大骊律文里的浩然气。她看见《耕战录》上陈平安的字迹正在燃烧,却在灰烬中显出新字:"宫墙里的碑,刻的不是帝王家事,是千万人的归乡路。"
宋长镜将护国瓷按在地砖山河图中央,碎瓷龙纹突然与地砖上的剑气长城虚影重合。藏书阁顶轰然掀开,露出陈平安当年刻的"问心碑",碑上"陈"字剑痕正在滴血,却被赵破阵的刀气、李寒衣的星轨、苏云萝的耕战气共同接住。
"原来第七块碎瓷,藏在问心碑的剑痕里。"李寒衣看着碑角浮现的碎瓷纹路,与雾心镜图严丝合缝,"长镜陛下,当年陈平安让皇叔刻碑时,是不是说过'碑成之日,望乡门开'?"
妖修们在浩然气中渐渐显形,竟是三只用"吞星术"幻形的深海妖龟。为首妖龟盯着问心碑,声音里满是不甘:"我们在海底凿雾根、偷剑炉、盗护国瓷,就是为了阻断这条归乡路...陈平安那家伙,竟把人间烟火气,全刻进了大骊皇室的骨血里!"
赵破阵的刀重重劈在妖龟壳上,刀罡所过之处,龟壳显露出被啃食的剑痕:"老子早说了,人间最锋利的剑,是凡人握火把的手。你们倒好,偏要跟老子的刀抢碎瓷——"他踢了踢地上的护国瓷碎片,"现在好了,碎瓷上的'宋'字剑痕,连老子的刀都认得出是陈平安的笔迹。"
尘埃落定后,宋长镜捧着缺角的护国瓷,望向问心碑上新显的纹路:"皇叔曾说,大骊皇室的龙气,其实是陈平安留在东宝瓶洲的'人间气'。如今护国瓷缺角,倒像是在等最后一块碎瓷归位..."
苏云萝忽然指着《耕战录》上的新画:陈平安站在大骊皇宫前,手中托着七块碎瓷,背后是剑气长城,面前是大骊百姓捧着灯火的身影。画角小字写着:"皇室非贵,贵在守民;碎瓷非宝,宝在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剑来:桃花客》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剑来:桃花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剑来:桃花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