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为首的墟渊宗长老望着冰层下浮现的巨大符阵,那是由耕犁纹路、刀疤刻痕、风雪咒印与丹炉鼎纹共同组成的"护洲阵","你们炼气士的术法,怎么会带着人间烟火气?"
苏云萝的犁铧突然顿在妖修面前,犁尖映着她鬓角的稻壳:"陈平安在长城说过,'炼气士的根,不在云端仙府,在百姓灶头'。"她指尖轻点犁铧上的"护苗"二字,地脉深处突然传来万千祈愿声,"你听,这是七十二村的百姓在灶台前念的护谷咒,每一声,都炼着咱们的术法根基。"
战斗结束时,地脉枢纽的冰层已化作春泥。苏云萝捡起墟渊宗遗落的寒骨幡,幡面竟被暖魂汤浸出"丰"字纹路——那是陈平安当年在雪庐峰教她刻在犁铧上的第一个字。凌霜子的冰骨鞭此刻缠着稻穗,陆沉舟的九环刀沾着春泥,徐半壶的青铜鼎里剩着半锅混着剑气的暖魂汤。
"徐观主,"苏云萝望着鼎中漂浮的金精糯米,忽然想起陈平安留下的《耕战录》,"把剩下的暖魂汤分给路过的村民吧。就说...就说这是用咱们几大宗门的术法熬的,喝了能让冬天的麦种,在春天多抽三片芽。"
徐半壶点头,忽然从袖中取出半卷残页,正是当年陈平安在长城送给各宗的《万宗诀》。残页上新增的字迹,是方才战斗时各宗术法交融留下的印记:铁刀会的熔金符火纹、青女峰的风雪咒霜痕、玉壶观的丹鼎云纹、雪庐峰的耕犁土印,共同组成了个"墟"字——不是废墟的墟,而是万宗归墟、烟火长明的墟。
陆沉舟忽然捶了捶凌霜子的肩膀,九环刀刀柄的断剑与冰骨鞭轻轻相碰:"老霜,你那风雪咒要是再冷三分,老子的熔金火就能多暖三成。"他望着远处扛着犁铧归来的村民,忽然咧嘴一笑,"当年在长城,陈平安说咱们炼气士是'把云头的术,炼成地头的穗',如今看来,咱们总算是没把剑穗上的霜,冻住心里的热。"
凌霜子望着逐渐清明的地脉,冰绡道袍上的霜花不知何时化作了稻穗形状:"陆老鬼,你铁刀会锻造兵器时,可曾想过把村民的祈愿打进刀胚?"他指尖划过冰面,那里不知何时被村民刻满了歪歪扭扭的符文,都是"五谷丰登刀枪不入"之类的家常话,"陈平安在长城刻字时,用的是百姓的炊具当笔,原来早就在教咱们,术法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举火把的人,都能在冰原上种出春天。"
雪落青女峰,玉壶观的暖魂汤在陶罐里"咕嘟"作响。苏云萝摸着犁铧上的新刻痕,那是陆沉舟用九环刀帮她补上的护苗咒,刀刃过处,竟带着熔金火的温度。她知道,从今往后,皑皑洲的炼气士术法,再也不是各宗孤立的云端妙术,而是像这地脉里交融的风雪、熔金、暖魂与耕咒,共同织就的人间护网。
至此,皑皑洲的万宗传说,终于不再是各执一词的术法之争,而是耕犁与刀剑相护、风雪共丹火同辉,让每一寸冻土都能埋下谷种、每一户人家都能守住灶火的温暖画卷。就像《万宗诀》新添的批注:"宗门将相,终成墟土;人间烟火,才是真如。"
——————
凌霜子正在玉壶观的丹房里看徐半壶煨酒。青铜炉上的雪顶酒咕嘟冒泡,酒气里混着几粒金精糯米,正是陈平安当年从剑气长城捎来的"护心酿"。
"老陆的刀山十八骑怕是到了。"凌霜子指尖轻点丹房冰窗,窗上霜花竟自动拼出刀山武夫的铁蹄轨迹,"这些江湖人总爱用刀鸣报信,倒比咱们炼气士的传音符热闹些。"
徐半壶往炉里添了块暖玉,火光映得他腰间的丹鼎符文明灭不定:"刀山掌门'老刀疤'九叔,当年在长城替陈平安挡过三记妖枪。听说他那柄斩马刀,刀背刻着七十二村的灶王爷名讳。"他忽然嗅了嗅空气,"不对,刀鸣里混着妖气,怕是妖族掐准了咱们换防的空当。"
霜刀崖下的冰原上,十八骑黑马踏碎三尺坚冰。为首老者身披牛皮氅,腰间斩马刀缠着七十二根红绳,每根绳头都系着村民的祈福玉佩——正是江湖刀山的掌舵人,老刀疤九叔。他身后十八骑,每人马鞍上都挂着半块剑碑残片,刀刃与剑痕在风雪中交相辉映。
"凌霜子!"九叔的斩马刀重重劈在冰面上,刀罡竟在雪地里犁出条火路,"老子带了十八坛烧刀子,换你青女峰的风雪咒!妖族的冰魃在凿穿刀山矿脉,咱们的铁矿要是冻成冰坨,北境百姓开春拿什么打铁犁?"
凌霜子踏剑而来,冰绡道袍上的霜花随刀鸣轻颤:"九叔倒是会算账。"他指尖凝出冰镜,镜中映出刀山矿脉深处的妖影,"矿脉连着地脉暖泉,妖族想断咱们的铁器根。不过——"他忽然望向九叔腰间的红绳,"你这些祈福佩,可是第三村绣娘的手艺?"
九叔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齿缝:"陈平安在长城时说,'刀要护犁,犁要养刀'。咱们刀山弟子每次下山,都得帮百姓磨三趟菜刀。"他拍了拍马鞍上的剑碑残片,"去年帮苏仙姑犁地,她送了咱们十八块剑碑碎冰,说是能给刀刃淬地脉寒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剑来:桃花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剑来:桃花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