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瞎子突然指着天空:"看!"
北斗七星的勺柄末端,一颗从未见过的星辰正在发光。那不是自然恒星的白色或黄色,而是诡异的青铜色,亮度还在不断增强。更可怕的是,随着它的亮度变化,江面开始出现对应的波纹,组成一个巨大的问号形状。
"天问......"老周的声音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却不见其人,"三星堆青铜神树顶端缺失的部件......"
陆远手中的青铜残片突然变得滚烫。他下意识想扔掉,却发现碎片已经黏在掌心,那个"鼎"字正在融化,重新组合成新的文字:【天问鼎】。随着字体重组,一段陌生的记忆强行插入他的脑海——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前夕。
周武王的巫师团队正在熔铸九鼎,其中第八鼎的模具却始终无法定型。每当青铜液注入,鼎身就会自动裂开,形成问号的形状。最后他们不得不将"天问鼎"沉入黄河,而鼎耳上刻着的正是:【问可问,非常问】。
苏晚晴突然跪倒在地。
她的钥匙孔印记射出一束青光,直指江心。被光线照射的水面立刻沸腾,露出下方一个巨大的青铜结构——那不是现代机械,而是古老的鼎耳形状,表面布满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相同的纹饰。
"长江底下......"顾瞎子的声音发抖,"沉着一尊鼎?"
张海峰身上的问号纹路全部亮起。他痛苦地弯下腰,从喉咙里咳出一块青铜片——上面刻着与陆远手中残片完全吻合的纹路。当两块碎片在空气中接近时,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金属共鸣声。
江心的青铜鼎耳开始上升。
不是整尊鼎,只是一个残缺的鼎耳,但体积大得惊人——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有五米高。水流从青铜表面滑落,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痕。那些不是装饰花纹,而是历代校对员留下的问题:
- 商王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为何青铜在月圆之夜会自行鸣响?】
- 秦代小篆:【始皇陵中的水银为何能映出星辰?】
- 唐代楷书:【则天文字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老周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鼎耳上方。
不是实体,而是一个由水雾组成的半透明投影。他的手指划过那些问题,每触碰一个,对应的文字就会亮起青光:"这不是鼎......是铸文族留下的问答机。"
江水突然剧烈翻腾。
第二个鼎耳破水而出,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整整九个青铜鼎耳围成一圈,中央的水面开始下陷,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底部,隐约可见某种更庞大的青铜结构正在上浮。
苏晚晴的钥匙孔印记突然流血。
不是鲜红的血,而是青铜色的液体。这些液体顺着她的身体流到地面,自动流向江边,在沙滩上画出一条精确的路线,直指漩涡中心。
"最后的校准......"陆远看着掌心已经完全融化的残片,现在那里只剩下一个立体的问号烙印,"不是修正历史......"
"......是重启提问的纪元。"顾瞎子接上他的话,右眼突然流出青铜泪。
九个鼎耳同时发出轰鸣。
那不是金属震动的声音,而是千万人用不同语言、不同时代的口音同时提问的混响。声浪震碎了晨雾,惊起了江鸟,甚至让初升的太阳都黯然失色。
在声浪的中央,漩涡底部那个庞然大物终于浮出水面——
不是完整的鼎。
而是一个残缺的、被暴力破坏过的青铜鼎腹,内壁上刻着父亲的字迹:
问题永存
答案速朽
第三节 鼎纹
九个青铜鼎耳发出的轰鸣声突然停止。
江面瞬间恢复平静,连一丝波纹都没有,仿佛刚才的滔天漩涡只是幻觉。但那个残缺的鼎腹依然浮在水中央,内壁上的刻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陆远第一个走向江边。
他的脚刚碰到江水,水面就自动分开,露出一条通往鼎腹的石板路。石板表面刻满细小的问号,每个问号的弯曲处都嵌着一粒青铜珠,像某种古老的导航系统。
"这是邀请还是陷阱?"张海峰啐了一口,但锁骨下的问号印记突然灼烧般疼痛,逼得他不得不跟上陆远的脚步。
苏晚晴的钥匙孔印记开始流血。
青铜色的液体滴在石板上,立刻被吸收。每吸收一滴,前方的石板就亮起一段,如同机场的跑道指示灯。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血,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是......墨水。"
顾瞎子走在最后。
他的右眼已经完全变成青铜色,虹膜上浮现出与鼎耳相同的纹路。每走一步,眼里的纹路就变化一次,像是在解码某种古老的信息。"不是鼎......"他喃喃自语,"是印刷机的......雏形。"
当他们走到鼎腹前时,残缺的青铜内壁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
那是一个巨大的、覆盖整个长江流域的活字印刷版。每个活字都是一块一米见方的青铜板,上面刻着不同朝代的历史记载。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活字都在缓慢自我修正——秦朝的"焚书坑儒"被改为"文化统一",明朝的"东厂暴行"被修饰成"强化治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土夫子自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土夫子自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