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说要招更多的人手,莫拉雷斯则忙着处理一些‘遗留问题’。”
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补充道:“用鲍里斯的话来说,他们要去见证历史。”
“见证历史?”
威廉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带着疑惑,但瓦西里只是笑了笑,没再多说。
威廉的目光再次扫向那个集装箱,心中却翻江倒海。
一颗核弹头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库马尔绝不会仅仅满足于用汽车市场碾压塔塔集团。
这个年轻人的野心远超他的想象,甚至可能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核弹头这种东西,根本不是用来摆设的——要么是威慑,要么是毁灭。
“威廉,别愣着了,”瓦西里打破沉默,用拐杖点了点地面,“赶紧把货运走,别让那些海关的蠢货靠近。”
威廉咬了咬牙,挥手招呼身旁的大兵:“把集装箱装车,动作快点!谁敢多看一眼…”
“直接沉进孟买湾!”
他转头看向那几个前克格勃成员,低声道:“你们负责外围警戒,别让任何人靠近,尤其是那些海关的家伙。”
斯拉夫人点了点头,默默散开,手已经伸向腰间的枪套。
威廉则带着复杂的心情,指挥队伍将集装箱装上一辆伪装成普通货车的大型运输车。
码头上的海风吹过,夹杂着远处海关官员的笑声,但在这支队伍的沉默与紧张中,一切都显得格外诡异。
货车启动,缓缓驶离码头,威廉坐在副驾驶位上,手指不自觉地攥紧。
这一个大家伙的到来直接让他感觉如芒在背,脑海中不由得闪过这片土地上升起蘑菇云的情况。
威廉指挥队伍将集装箱装上一辆伪装成普通货车的大型运输车,带着这群苏联来客迅速离开码头。
货车在孟买的街道上穿行,最终停在发电厂旁边苏联工人聚居区内一栋看似普通的五层建筑前。
这栋楼外表灰扑扑的,墙面斑驳,窗户上挂着简陋的铁栅栏,看起来像是印度常见的廉价公寓楼。
瓦西里下了车,抬头打量着这栋楼,眉头一皱,忍不住用俄语吐槽道:“在苏联住的是赫鲁晓夫楼,到了印度还是赫鲁晓夫楼?这破地方跟莫斯科郊区的宿舍有什么区别?”
威廉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连忙解释:“老先生,别看外面不起眼,这可是金玉其中,里面绝对让你满意。”
瓦西里斜了他一眼,递过去一个“你就装吧”的眼神,从威廉手中接过钥匙,拄着拐杖走向大门。
他推开门,走了进去,原本带着几分不屑的表情却在迈进房间的那一刻僵住了,随即变成了惊讶。
房间里通水通电,地板铺着光滑的大理石,反射着柔和的光泽。
客厅正中央摆着一台大脑袋的黑白电视,虽然不是彩色的,但对于习惯了苏联简陋生活的瓦西里来说已经算得上奢侈。
墙角装着一台崭新的空调,嗡嗡作响地送出凉风;旁边的冰箱门上还贴着说明书,显然是刚出厂的货色。
厨房里不仅有抽油烟机,连煤气灶和水槽都一应俱全,角落里还放着一台洗衣机。
整个房间虽然不算宽敞,但设施齐全,干净得一尘不染,与外面的破旧外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瓦西里拄着拐杖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摸了摸大理石地板,又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的空荡荡的格子,最后站在客厅中央,嘀咕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地方比赫鲁晓夫楼强多了。”
威廉走进房间,轻轻咳嗽了一声,笑着说:“老先生,您的条件是最好的。这栋楼是瓦德瓦少爷特意安排的,其他人住的都没您这待遇。”
瓦西里嗯了一声,没再多说,只是拄着拐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看向外面的街景。
就在这时,威廉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低声说了几句,脸色微微一变,随后挂断,转头对瓦西里道:“老先生,我得先走一步,有点急事。”
“你去忙吧,我不打扰你。”瓦西里转过身,眯眼看着他。
威廉点了点头,低声道了个歉,随后走了出去。谭雅回来了,还带了从日本买的生产线、原材料和一大群技术工人。威廉得赶紧去接应。
威廉驱车赶往孟买的另一个港口,这里比孟买湾更加繁忙,货轮和渔船挤满了码头,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机油的味道。
一艘挂着日本旗帜的货轮刚刚靠岸,船舷上用日文写着“樱花丸”。
威廉跳下车,带着几名美国大兵快步走向码头,远远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舷梯旁——谭雅。
谭雅轻薄遮阳的衣物,金色长发在海风中微微飘动,脸上带着一贯的冷酷表情。
她身旁站着几十名日本人,大多穿着蓝色工装,手里提着工具箱,显然是一群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
码头上,几台吊车正忙着卸下巨大的集装箱,里面装满了从日本运来的生产线设备和原材料——精密的机床、钢材、电子元件,应有尽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印度玩红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印度玩红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