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开学第一周,小柔就闹了个笑话。她在食堂指着"驴肉火烧"的招牌,惊讶地问我:"你们真的吃驴子吗?那不是童话里的动物?"周围的同学哄堂大笑,她红着脸躲进我怀里,却还是忍不住好奇尝了一口,然后眼睛一亮:"天啊!比台湾的牛肉面还好吃!"
这样的文化碰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小柔选修的"中国近现代史"课上,全班同学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转向她这个台湾学生。下课后,她主动找到教授:"老师,我外公参加过古宁头战役...您能推荐些相关书籍吗?"
教授推了推眼镜,从抽屉里取出一本《金门战事》递给她:"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父亲。"
那天晚上,小柔在图书馆待到闭馆。回宿舍的路上,她突然说:"爽朗,我以前总觉得历史课本在妖魔化对方...但现在发现,我们都被困在自己的叙事里了。"
秋风吹落银杏叶,我们在未名湖畔的长椅上依偎。她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两岸史观的对比:"老百姓的故事,其实都一样。"
十月底,我父母专程来北京看我们。在颐和园的长廊里,我爸突然指着昆明湖说:"49年我们部队差点就打到这里了。"空气瞬间凝固,小柔挽住我的胳膊轻声问:"那...叔叔后悔吗?"
"当然后悔,"我爸望着湖面,"现在你们小年轻谈恋爱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这个直白的回答把大家都逗笑了。我妈趁机提议:"要不...春节咱们两家一起过?"
"好啊!"小柔立刻响应,"可以去台湾!阿里山的樱花春节前后开得最美了!"
回河北老家的高铁上,我爸一直若有所思。临下车前,他突然说:"帮我问问老林...愿不愿意去金门看看。"
当我把这个提议转达给小柔时,她正在厨房跟我妈学包饺子,手上脸上都是面粉。她愣了几秒,突然冲过来抱住我:"我爸昨晚才说...想找机会去祭拜他阵亡的战友!"
春节前夕,我们一行人从厦门乘船前往金门。海雾朦胧中,林爸爸和我爸并肩站在甲板上,两个老兵沉默地望着越来越近的岛屿。
"就是那里,"林爸爸指着北海岸,"民国三十八年,共军的渔船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
我爸点点头:"我们一个团,最后只剩七个人。"
战争纪念馆里,当解说员提到"共军伤亡九千余人"时,我爸突然纠正:"是九千三百二十八人。"林爸爸诧异地看他一眼,轻声补充:"国军方面...是三千零七十六人。"
在阵亡将士纪念墙前,两位老人找到了各自战友的名字。林爸爸掏出准备好的高粱酒洒在地上;我爸则从怀里摸出包"大前门"香烟,点燃三支摆在墙根。
"老哥,"林爸爸声音哽咽,"你说..."
我爸深吸一口气:"都过去七十年了...该和好了。"
祭奠结束后,我们来到着名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巨幅标语前拍照。小柔突发奇想,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红布,让我和她各执一端站在标语两侧。
"别闹!"我紧张地环顾四周。
"怕什么,"她调皮地眨眨眼,"两岸一家亲嘛!"
没想到这个举动引来不少大陆游客的效仿,大家纷纷排队要和我们合影。更意外的是,几位台湾游客也笑着加入,还有人竖起大拇指:"这个创意好!"
傍晚的民宿露台上,两位老人喝着金门高粱,聊起各自的军旅生涯。微醺的林爸爸突然问:"老哥,你说当年如果..."
我爸抿了口酒:"大概跟深圳差不多吧。"
"那要是我们...?"
"这个假设不成立,"我爸笑着摇头,"人民解放军是不可战胜的。"
眼看要吵起来,小柔赶紧插话:"要我说啊,现在这样最好。我们年轻人全都要!"
这番俏皮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夜色渐深,两位老人聊着聊着,竟开始比较谁的部队训练更艰苦,谁吃的军粮更难以下咽...最后异口同声地说:"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幸福啊!"
春节过后,小柔的交换生生涯进入尾声。离京前夜,我们特意去了趟天安门。站在国旗杆下,她仰头望着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突然说:"爽朗,我决定了...毕业后要来大陆工作。"
"真的?"我心跳加速,"你爸妈同意吗?"
"嗯,"她点点头,"爸爸说...大陆发展机会多。而且..."她狡黠一笑,"他说要经常来吃正宗的全聚德烤鸭。"
初夏的毕业典礼上,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当我说到"感谢我的台湾女友林小柔同学,她让我明白两岸青年心灵相通"时,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校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特别文化交流奖",还开玩笑说希望喝到我们的喜酒。
回到台湾办理工作签证时,林爸爸带我们去了趟旗津老兵文化园区。在退役的军舰甲板上,他指着对岸的厦门说:"当年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终于可以堂堂正正过去了。"
2019年秋天,我和小柔在北京安了家。我们的婚礼特意选在10月1日国庆节,两岸亲友齐聚一堂。当屏幕上播放两家父母在金门合影的照片时,现场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兵都湿了眼眶。
婚宴上,林爸爸举杯致辞:"今天是我女儿大喜的日子,也是新中国七十岁生日..."
台下掌声雷动。我和小柔相视一笑,十指紧扣。我们知道,横跨海峡的爱情就像蒲公英的种子,终将在春风里找到归途。
喜欢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