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儿,你这修行,还差最后一jie,能不能过,能不能了,就要看你的造化,师尊....不能帮你~不能帮你呀~~”
师尊笑着说道,小童子疑惑的一愣,之所以上面这个jie字没有打出来,是因为师尊说的时候很不对劲。
口含钟音闻不透,此音像解又像劫。
小童子就愣住了。
师尊没有继续和小童子逗笑,在怀中摸了摸,随后掏出来,一根红色的麻绳。
麻绳大家都见过,是那种很多小细绳纠缠在一起的粗绳,但是师尊手中的这根,是坏掉的麻绳。
只有一头系得死死,而另一头已经解开,很多小细绳随风而动。
“若是你能系上这杂乱红绳,你便可修成正果,如今仙界妖界已毁,世间妖魔丛生,这是你下凡历练的最好时机。”
“徒儿,我们,都没了家园,而这凡界的百态生灵,能否保留住这最后的家,还要靠你来解答。”
“既要了结这红尘因果,又要普渡天下苍生,师尊无能,不能助你,但天命已然,你需——独自前行。”
“之后,师尊便....不再见你,你我师徒二人,缘分——已尽。”
师尊的话,让小童子的眼圈微红,不等师尊说完,小童子扑通一声跪在蒲团上面。
“师尊!师尊——您是不要我了吗,师尊,我一定好好听您的话,徒儿再也不和师尊抢肉吃了!再也不和师尊抢酒吃了!师尊别赶我走,求您了师尊!”
小童子连连叩首,将小脑门磕的微红,师尊依旧是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那收起笑意的面孔,法相庄严,看不出悲伤,看不出喜悦。
“你是我座下第五位弟子,法号扶余,此后降临凡世,拯救天下苍生,但求你铭记教诲,不卑不亢,正直为道,不违初心,修成正果。”
师尊轻闭着眼,缓缓说道。
“师尊....不要,徒儿还没有报答师尊的恩情,徒儿还没有陪您度过最后的时光,徒儿不能离开您啊,师尊!不要赶我走!”
师尊充耳不闻,随后一挥手,扶余便从蒲团之上坠落,没入这清澈的湖水之中。
.......
不知,这天下过去了多少个秋冬。
只记得云幕之下多了铁皮的鸟,只记得泥路之上多了金属的驹,只记得那路上的行人抱着明亮的光板,只记得人们再未踏入这寺庙一步。
一处名为求缘山的半山腰上,盖着一座不遮风也不挡雨的破烂小庙。
庙内破破烂烂,墙体漏光,杂草丛生,地上堆积着塑料的垃圾瓶,墙壁的凸起上挂着不知道从哪里飘来的垃圾袋,小老鼠鬼鬼祟祟的在角落里隐蔽着,目光烁烁放光地看着那奉台上摆放的三颗苹果。
在奉台上,供奉的不是大罗金仙,而是一个手拿无羽蒲扇,破衣烂衫的脏乱老和尚,他席地而坐,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攥着鸡腿,看起来悠然自得。
雕塑是铜像,上面附着了一层几乎掉光的铜皮,看起来和地摊货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老和尚的脚下,还摆放着一个和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小童子。
圆滚滚的,和铜像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好像是卡通片里面揪出来的玩偶一样。
小童子席地而坐,看起来正襟危坐,但雕塑的模样,虽双手合十拜佛,但那偷偷张开的一只眼,却在偷瞄老和尚面前的供奉。
在寺庙的两边墙壁上,挂着两幅已经掉了颜色的红色字布,那是一副对联。
上联是: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下联是: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横批,也便是这个寺庙的名称。
济公庙。
从小听长辈们讲故事的孩子呀,都知道我们故事中的活佛济公,其实是十八金罗汉中的降龙罗汉,若是再客观一点讲事实,那济公是本名为李修缘的一位出家人。
疯疯癫癫,酷爱酒肉,完全没有出家人高高在上法相庄严的模样。
而李修缘本人是否真的如此,或许已经无法考证,而济公,也只是我们众人渴望出现的一个神话形象而已。
在当年那个艰苦的年代,老百姓们不希望看到一个高高在上的佛祖,反而是这种邋里邋遢,泯然众人的仙佛更加贴近老百姓,大家都渴望有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老神仙能出手相助,惩恶扬善,普渡众生,于是便有了济公的形象。
关于济公的故事太多太杂,一时间根本讲述不清,也因此,人们对于济公的崇拜也越来越普及,直到最后,有很多人都自发为济公建造庙宇。
济公出自苏杭的灵隐寺,但他在国清寺出家,这也是两个怀念济公最好的去处,但老一辈人不懂啊,他们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可能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办法去更加真实地了解济公的真实故事,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别的怀念方式。
自己修建济公的庙宇来供奉。
他们供奉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心中那个正义的济公形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活佛小济公:女施主请自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活佛小济公:女施主请自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