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那个晚上。
从郑西坡儿子发布的那篇文章开始。
铺天盖地的舆论如潮水般涌来。
网络上充斥着对他各种非议。
难道,舆论风向转了吗?
所以说,网上的流言蜚语不可信!
那些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编织的工具。
可惜了一群没有头脑的人还跟风附和。
还以为自己是在为正义而呐喊。
拿着手机在网上发表意见就觉得自己做了贡献,想着第二天还有工作,才依依不舍地休息。
被利用却浑然不知。
现在好了,舆论风向逆转,当初跟着起哄的说不定还是同一群人。
孙连城感慨着世事的变化无常,人心的复杂难测。
忽然,他朝办公室里打了个招呼,示意自己正在通话。
接着,他急切地询问手下:“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有人为我辩解了?”
电话那头,手下也是一头雾水,只是因为得知这个消息太过激动。
所以立刻联系了孙连城。
“老大,我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不过现在网上有很多夸赞您的帖子。”
孙连城这才打开微博,一边浏览一边回应:“好,让我先看看。”
本地热门话题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篇标题为“孙连城很冤枉”的帖子。
——【关于前几天网络上关于原光明区区长孙连城的热议,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有人指责他无所事事、懒于治理,但当我亲临光明区时,他不仅亲自为我泡茶递水,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态度认真,毫无敷衍或推脱之意。
同时,也有人指控孙连城区长中饱私囊、滥用职权,甚至将他调任少年宫一事当作铁证。
若有确凿证据,为何他仅仅受到如此轻微的惩罚?难道孙连城真的遭遇了陷害?】
什么?
现在**的人都学会玩这种流量套路了吗?
这一套话术,简直把我说成了为民着想的清官典范。
还有人借此暗示内部争斗?
这是谁搞出来的?
这不是要害我吗?
这篇帖子发布后才一个多小时,孙连城一看点赞数已经过万,评论更是超过了两千条。
他快速打开一条高赞评论:
“我去过光明区办事,当时那个服务窗口又矮又窄,蹲着都快累坏了。
结果孙区长直接请我去办公室谈话,还给我倒水、递零食。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 ** ,但对普通百姓的态度绝对无可挑剔。”
“后来那个窗口拆掉了,据说还是孙区长自己掏钱买了舒适的座椅供民众使用。”
“孙区长是一位好领导,他关心民生,体恤下属,网上的那些批评声都是无稽之谈。”
“没错,不说别的地方,谁能像他一样跟下属关系融洽?”
“指责孙区长的人,请拿出证据!”
“肯定是在污蔑陷害,不然仅是调职到少年宫,怎么可能安然无恙?”
……
孙连城眉头紧锁,转头问手机另一头的下属:
“这突然冒出来的舆论走向是怎么回事?”
下属也一脸茫然:“领导,我也搞不清楚情况。”
“眼下百姓自发替你发声,兄弟们也在帮你撑腰呢!”
“我们必须把你在为民 ** 、与李达康据理力争的事公之于众!”
“还有那晚,你明明自身难保,却第一时间帮忙梳理光明峰项目的材料!”
“我们要让京州的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操碎心的好领导。”
“哼!那些眼红的家伙只会拿你的家底说事。”
“凭本事挣来的钱,凭什么不能花?你做的善事一点没少,李达康那 ** 分明是公报私仇!”
听下属说得义正辞严,孙连城在心里嘀咕起来。
他本想推辞几句,可对方已经越说越激动。
只听下属愤慨地说道:“老大,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咱们光明区的员工永远团结一致,不会动摇!”
“我们一直在背后帮你解释,相信会有更多人站出来主持公道。”
“到那时候,哪怕那个混账李达康不得不认输,也一定会把你调回来!”
听到这里,孙连城头皮发麻。
“彦祖啊,你们就别折腾了!”
好不容易跑到这儿,接手了梦寐以求的工作,远离了那些麻烦精,避开了是非中心。
每天有大把空闲时间写小说,就盼着《三体》面世后赚个盆满钵满。
要是被调回去,这种一周能旷工五天还没人管的福气岂不是便宜了别人?不行,绝对不行!
孙连城赶紧打断:“够了!告诉所有人,我的事情就别再掺和了!”
电话另一端的下属疑惑不已,问道:“为什么啊,老大?凭什么让您背黑锅?!”
孙连城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这份工作得来不易,我不想失去……”
“我提醒你们,不要自不量力。”
“区区一个知府,这次虽然被迫妥协了,但下一次如果让他抓住机会,我恐怕不会有好结果。”
喜欢名义:拒绝梁璐后,我截胡钟小艾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名义:拒绝梁璐后,我截胡钟小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