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傅教阿彩认黏土的法子堪称绝活。老人蒙着眼抓起把土,在掌心搓几下就能报出产地:"雷公山南坡第三道坎的,含朱砂,淬火时泛红光。"
真正的考验在暴雨夜进行。老人带徒弟蹲在山涧边,指着被雨水冲刷的崖壁:"看那道青灰泥线,是'银脉土',祖宗用来验纯度。"阿彩的笔记本上,矿物图谱旁密密麻麻记着苗语口诀。
当她第一次独立锻银时,陨铁却在坩埚里炸成烟花。吴师傅掏出个熏黑的陶罐:"缺了蜂魂引。"褐色粉末散发着松香——是烧过的野蜂巢。
"我爷爷取蜜从不戴面罩。"老人将粉末撒入熔银,"要让银器记住人味儿。"
凌晨时分,阿彩的作品终于成型:融合数控雕刻的太阳纹胸针。吴师傅放在耳边轻摇,银铃般的声响中露出微笑:"像极了我年轻时打的第一个银镯。"
副县长亲自驾驶首辆通勤车,车头绑着的红冠公鸡是苗家"开路鸡",颈羽在风中烈烈如火。龙安心站在新挂的合作社牌匾下,LED屏正播放着阿强制作的宣传片——地龙烘干系统的镜头配上了电子芦笙曲。
没人注意到吴师傅悄悄离场。老银匠在后山坟前摆下三样供品:新打的银钥匙、真空包装的刺梨干,还有那份文件复印件。山风翻动纸页,露出背面褪色的铅笔字:
"路通之时,记得给银器刻新纹——要像彩虹那样,连着山两头。"
暮色中,第一盏太阳能路灯突然亮起。光柱穿透雨雾,在泥泞未干的新路上投出一道微型彩虹,正好连接着合作社与远处的村小。操场上传来的双语朗读声,和车间的机器轰鸣交织在一起,惊起了林中栖息的锦鸡。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