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咏东晋玉振吴门顾和》
虱戏惊周语,吴箫振玉鸣。
韬鳞酬鼎鼐,淬锷肃风清。
谏锢椒兰策,庐霜柏署名。
衣冠藏弈局,谈笑掸潮声。
一、从"捉虱子"到"登庙堂":一个吴郡少年的逆袭密码
1.吴郡顾氏:江南豪门的"顶配出厂设置"
顾和生于公元288年的苏州顾氏老宅,这座"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江南水乡,彼时正飘荡着新酿黄酒的香气。作为吴郡四姓(顾、陆、朱、张)之首的顾氏家族,祖上可以追溯到越王勾践的谋臣顾余侯。祖父顾容曾任东吴荆州刺史,叔祖父顾雍更是孙权的丞相——相当于现在同时拥有红三代身份和哈佛世家传承的"顶配玩家"。
不过顾和的童年开局堪称"困难模式":两岁丧父,母亲张氏带着他寄居在族叔顾荣家中。这位顾荣可不是普通人,正是后来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江左八达"之一。某日家族宴会上,三岁的顾和盯着侍从端来的蒸鲥鱼突然开口:"鱼鳞如甲,可御刀兵。"顾荣当场摔了筷子惊呼:"此吾家麒麟!"——从此顾和获得了"顾家锦鲤"的终身VIP认证。
2.名士速成班:魏晋时期的"奇葩说"训练营
少年顾和的课程表堪称古代精英教育模板:上午研习《左传》时要把竹简摆成八卦阵,下午辩论"才性四本论"要边嗑五石散边转笔(当时流行转的是玉柄麈尾),晚上还要参加"建康玄学夜话"直播。某次清谈雅集上,十五岁的顾和与名士卫玠(就是那个"看杀卫玠"的颜值担当)辩论"圣人是否有情",竟让卫玠中途离席补妆三次,最后卫公子感叹:"与顾郎论道,如对十万精兵!"
3.虱子营销学:史上最奇葩的求职现场
公元307年的某个梅雨天,扬州郊外上演着改变顾和命运的行为艺术。时任扬州别驾的顾和(相当于省长秘书)在马车里专注捉虱子,这可不是简单的个人卫生问题——在魏晋时期,虱子已然成为名士的"时尚单品"。王猛扪虱谈天下,嵇康锻铁养虱子,堪称古代版的"腋下包包"潮流。
当武城侯周顗的仪仗队经过时,顾和特意把马车停在显眼位置,将衣襟抖得如旌旗招展。周顗果然中计,踱步过来问道:"此中何所有?"顾和头也不抬:"此中最是难测地。"这句充满玄机的回答,让周顗当场预定了他未来二十年的人脉存折。后来周顗向丞相王导推荐时特别强调:"顾和捉虱子的气度,比王司徒(王导)吃汤饼不擦嘴还要潇洒三分!"
4.王导的KPI考核:一场改变命运的下午茶
建康城相府内,王导正为江南士族不配合北伐而头疼。听闻顾和要来面试,他故意躺在胡床上装睡。顾和见状,突然提高嗓门对随从说:"昔年顾荣大人临终前,最遗憾的就是未能亲眼见到王丞相保全江表的伟业啊!"这句话精准戳中王导的爽点——既抬高了对方,又暗示自己是顾荣政治遗产的继承人。
王导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握着顾和的手深情告白:"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真东南之宝也!"(《晋书·顾和传》)这场古代版《职来职往》,让顾和直接从地方公务员跳槽到中央,出任司徒掾属,相当于进了国务院政策研究室。
二、官场浮沉录:在权谋与风骨间走钢丝
1.皇帝保姆封号事件:一个杠精的自我修养
咸康元年(335年),晋成帝要给保姆周氏封"建城君"。这相当于要给月嫂颁发"共和国勋章",满朝文武都在点赞转发,唯有顾和开启"弹幕模式":"汉灵帝封乳母为平氏君,结果成了亡国套餐里的开胃菜!"(《晋书·卷八十三》)
他连夜写了篇《论保姆封号与王朝气运相关性分析报告》,核心论点有二:
礼法不是自助餐,不能皇帝想加什么菜就加
今日封保姆,明日就能封御厨,后天御马监都要称"伯"了
最终朝廷妥协,改封号为"乡君",顾和却因此收获大批"毒舌御史"的粉丝。有同僚调侃:"顾侍中弹劾的奏章,比建康城的厕纸还多。"顾和淡定回应:"总好过某些人奏章写得像如厕草纸。"
2.谢尚杀人案:与皇亲国戚的"鱿鱼游戏"
建元年间,南中郎将谢尚(皇太后舅舅)在泾县怒杀县令陈干。这相当于省委书记枪击县长,朝廷却准备冷处理。顾和祭出"曲线弹劾"大招:
第一步:上表肯定谢尚"忠孝之心可嘉"——先给皇太后顺毛;
第二步:要求严惩随行官吏——"领导冲动可以理解,下属不拦着就是失职";
第三步:建议将陈干列入"烈士名单"——既安抚地方势力,又给朝廷台阶。
这套组合拳让谢尚派系恨得牙痒,却让顾和在史书上留下了"权臣不苟阿挠"的五星好评。后来他在酒宴上解释此招:"打老虎要先撸猫,拍苍蝇要配电蚊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