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诡异的“内讧”场面,听着那半地下火力点内外传来的激烈交火声,我们这支原本准备发起强攻的拔点突击队,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隐蔽在原地,不敢轻举妄动。
一排长经验丰富,他立刻打出手势,示意我们保持安静,继续观察,弄清楚情况再说。贸然卷入这种敌我不分的混战,是最愚蠢的行为。
等待,再次变得漫长而煎熬。火力点那边的枪声时断时续,偶尔夹杂着几声沉闷的手榴弹爆炸声和模糊的喊叫声(听不清是越南语还是什么)。显然,里面的战斗异常激烈,但具体战况如何,我们完全不清楚。
就在这紧张的对峙和观察中,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另一个方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一个真正如同“山林魅影”般,常年游走在敌后生死线上的家伙——我们团侦察连的一个传奇人物,外号“山猫”(虚构人物)。
关于山猫的故事,我在休整期间听连里的老兵们讲过不少。据说这家伙是云南边境某个少数民族(比如佤族或拉祜族,他们熟悉山林,身体素质好)出身,从小就在山里长大,打猎追踪的本事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参军后,因为身手敏捷,胆大心细,又熟悉地形和当地的一些方言,很快就被选入了侦察连,成了连里的尖子。
侦察兵,那可是真正的刀尖上跳舞的活计。他们不像我们步兵,有战友掩护,有阵地依托。他们往往需要单枪匹马,或者组成几人小分队,像钉子一样楔入敌人心脏,或者像幽灵一样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执行各种高风险任务:抵近侦察敌情、为炮兵指示目标、捕俘(抓舌头)、袭扰破坏敌军后勤补给线……每一次任务,都可能是有去无回。
我记得老兵们讲过一次山猫执行的任务,那才叫真正的惊心动魄。
那是战争初期,我军主力部队正准备对越北某重镇(比如沙巴 Sa Pa,一个位于黄连山脉深处的旅游小镇,当时也是越军重要据点)发起进攻。但敌人在外围设置了层层防线,火力点密布,还有一个隐藏在山谷里的炮兵阵地对我军威胁巨大。上级命令侦察连,必须想办法摸清这个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和火力配置,为我方炮火打击提供精确坐标。
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山猫和他带领的一个三人侦察小组身上。
他们三个人,只携带了最精简的武器装备(微声冲锋枪、匕首、手榴弹、电台、望远镜、地图等),以及几天的压缩干粮和饮用水,利用一个雨夜,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敌占区。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如同真正的野人一般,在黄连山脉那原始、茂密、地形极其复杂的丛林里穿行。白天,他们寻找极其隐蔽的地方潜伏休息,利用望远镜观察;夜晚,则借着星光或月色,像狸猫一样,在悬崖峭壁、溪流河谷间攀爬跳跃,不断向目标区域靠近。
饿了,就啃几口干硬的压缩饼干,或者冒险采摘一些确认无毒的野果野菜;渴了,就喝几口山涧的溪水,或者用容器接一些雨水;困了,就靠在树干上或者岩石后面打个盹,但耳朵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们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无处不在的毒蛇、蚊虫、蚂蟥,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山洪,湿滑难行的山路,还有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潮湿和闷热……更要时刻提防着可能出现的敌人。
越军的巡逻队、暗哨、民兵……如同幽灵般,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角落。有一次,他们甚至在一个山洞里,与一头巨大的黑熊狭路相逢!幸亏山猫反应快,用特殊的呼哨声(模仿某种野兽的声音)将黑熊惊走,才避免了一场人熊大战。
更让他们心惊胆战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陷阱。越军布设的诡雷、竹签阵、落穴……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山猫凭借着他从小在山林里练就的敏锐直觉和经验,带着两个战友,几次都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致命的陷阱。
就这样,在经历了整整五天的艰难潜行和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他们终于摸到了那个隐藏在山谷里的越军炮兵阵地附近!
那是一个构筑得相当完善的炮兵阵地,有六门122毫米榴弹炮,周围不仅有高机和迫击炮提供掩护,还有不少步兵驻守,外围也布设了雷场和铁丝网。
山猫他们潜伏在距离阵地只有几百米的一个隐蔽观察点,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正好可以将整个炮兵阵地尽收眼底。他们屏住呼吸,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敌人的兵力部署、火炮数量、弹药堆放位置、指挥所大概方位……并将所有信息一一记录下来,绘制成精确的草图。
就在他们基本完成侦察任务,准备撤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两个负责给炮兵阵地送给养的越军士兵,不知为何没有走常规路线,竟然摸到了他们观察点下方不远处!其中一个越南兵似乎内急,走到一棵大树后面准备方便,结果……恰好就发现了潜伏在草丛里的山猫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战地老兵李卫国的越战回忆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战地老兵李卫国的越战回忆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