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几个月后赵德芳出生时,老太太却直言:“我看吴伟这孩子都看了好一阵子了,感情深得很,实在放不下手,你家这丫头片子,我可没时间照看。”
这件事让赵铁柱的妻子管丽心里十分不痛快。
吴敏也觉得过意不去,可老丈母娘的想法和做法,他作为女婿,实在不好插手干涉。
吴敏和赵铁柱从小关系就好,又都是男人,这件事也不是他俩能左右的。
所以该交流交流,该喝酒喝酒,两人关系依旧亲密无间。
但姐妹俩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表面上看起来相处融洽,背后却有着不小的隔阂。
来到三线后,老丈人提议房子要分得近一些,大家表面上都表示赞同,可实际上管丽私下找了后勤领导。
结果分房的时候,赵铁柱家与老丈人家的房子相隔了五个楼。
老丈人以为是后勤分房出了差错,去找后勤领导理论,后勤领导却表示,是按照工龄分配的,就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老丈人又去找宋东方,宋东方了解他家的情况,也说是因为工龄的原因。
老丈人心里明白,不太可能仅仅是工龄的问题,毕竟其他人分配时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可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心里已然察觉到是二女儿在背后动了手脚。
回到家后,老丈人只能苦笑着说:“是工龄的原因。”
老丈母娘还想去找人理论,她觉得二闺女分那么远,以后有个什么事找她帮忙都不方便,好在被老头劝住了。
其实,老丈人还是很喜欢赵德芳的,他觉得这孩子懂礼貌、又懂事。
反观吴伟,在他眼里,这孩子就像头倔驴,着实不太讨喜。
100mm加榴空体弹研制计划下达后,车间的工作进行了细致分工,吴敏主要负责新生产线的组装工作。
他带着赵铁柱以及车间的技术人员,对场地进行了精确测绘,又与技术科的人员反复沟通协调,只为确保自制设备及工装能够顺利安装在现有的场地中。
经过一番努力,试制取得成功,生产线也正常运行了几个月。
就在这时,吴敏被调整到弹尾车间担任副主任。
领导找他谈话时,他虽然表示接受,但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毕竟自己辛苦努力干成的事,却像是被别人摘了果子。
赵铁柱对连襟的这次工作调整很不理解。
有一天去师傅家串门的时候,便聊起了这件事。
师傅参加了干部调整的小会,知道当时领导的想法。
可这种事情有保密要求,他不能说,只能含糊地讲:“这样的安排挺好的,到了新单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师娘则在一旁猜测道:“领导会不会是考虑你们俩是连襟,在一起工作可能会徇私呀?”
赵铁柱把师娘的话告诉了吴敏,吴敏也觉得有这种可能性,但又感觉背后或许还有其他因素。
他对赵铁柱说:“这事就别再追究了,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领导既然已经做了安排,咱就得服从,到了新岗位,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盛国琳对于吴敏的调走也满心不情愿。
一方面,吴敏是他向领导推荐提拔起来的,对他一直十分尊敬;
另一方面,吴敏对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在生产管理方面更是十分到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和新调来的副主任毕边伯并不熟悉。
毕边伯并非来自保东,他是一名转业干部,以副营级的身份转业后,被安置到东华厂工具车间担任副主任。
他这个人有三大突出优点:
一是善于观察和了解他人,看人很准;
二是懂得迎合领导,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很强;
三是懂得藏拙,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短板。
他对军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太熟悉,所以在生产相关的问题上,他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只有在对事情有十足把握、考虑得非常成熟时,才会开口。
也正因如此,大家并不觉得他对生产一窍不通。
由于善于观察人心、协调关系,再加上多年的军队工作经历,他的政治水平相当高,谈论起事情来,总是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对待职工出现的问题,他一般不会讲那些大道理,而是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换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让职工能够真正理解。
当然,他也非常注重从细微之处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东华厂的同事们都很认可他,许多人都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在东华厂面临合并还是撤销的关键时期,职工们思想波动很大,他的一番说辞,在稳定人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尽管有人说,他的话不过是迎合了大家的自我安慰心理,就像阿Q精神一样。
但在徐志海眼中,他确实发挥了一名党员应有的作用。
毕边伯来报到之前,徐志海还特意找到盛国琳,向他介绍了毕边伯的情况。
盛国琳刚接触毕边伯的时候,还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可一个月之后,他便真切见识到了毕边伯的能力。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