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坐北朝南,两栋楼中间间隔着10余米宽的距离,实验楼则位于东侧。
学校北面有一条水沟,水沟后面是大片农田;南面操场边上便是厕所。
这段时间,冉海整日忙得脚不沾地。
自去年入冬以来,张校长身体状况不佳,频繁请假休息,春节前办理了病退手续。
张校长病退后,冉海曾向袁国岭询问后续安排,袁国岭只是告知他,领导指示先维持现状,暂时不安排新校长。
冉海心里犯起了嘀咕,便找人打听东华那边学校的情况,得知那边的校长回城了,仅留一名副校长,而这位副校长竟是他在保华一小担任副校长时学校的库工杨家艺。
回到家后,他把这事跟妻子孙加和说了,孙加和惊讶道:“杨家艺?是不是那个看起来有些愣头愣脑的杨家艺?”
“对,就是她。”冉海点头确认。
“造反那会,她既不是司令,也不是副司令,平时也不怎么爱表现自己,也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怎么就当上校长了呢?”
孙加和满脸疑惑。
“还不是校长,只是副校长,我也纳闷,她怎么就当上了呢!”
冉海同样百思不得其解。
尽管不清楚杨家艺为何能担任副校长,但冉海心里暗自琢磨,这样或许也不错,等两校合并后,自己理应能担任校长,杨家艺当个副校长。
这么一想,他心情好了许多,自我安慰道:“那就先教学、后勤两边一起忙吧。”
然而,忙碌了一阵子后,文件下来了,任命杨家艺为校长,他为副校长。
冉海看着文件,苦笑着对自己说:“别想太多了,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随后,厂领导找冉海谈话。
一方面,对他前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另一方面,也指出他身上存在小知识分子的作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组织安排杨家艺担任校长,主要是考虑到她的工人身份以及她为人实在。最后,领导还强调,他是否愿意与工农民众相结合,是检验他革命态度的关键。
杨校长确实是个实在人,一到任就告知冉海,教学方面她不管,只负责后勤工作。
工厂又来了十几位部队转业干部,其中有一位姓阴的被分到学校担任支部书记。
这位书记报到后,便请假回老家搬家去了。
冉海看着办公室里摆放的三张桌子,心想以后只需管好自己负责的教学工作,倒也轻松,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学校搬进新校区已经半个月了。
一天课间,吴权去厕所。
厕所建在东教学楼的对面,长度足有五十余米,左边是男厕,右边是女厕。
男厕的北墙边是一长排小便池,南墙边则有几十个带隔断的大便蹲坑。
吴权正蹲着解手,旁边来了一位同学。
吴权看这人面生,出于好奇,便问了一句:“同学,你贵姓?”
那个人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回答道:“隋。”
“什么?”吴权没听清,又问了一遍。
“隋。”对方耐心地重复。
吴权又问了一次,得到的回答还是“隋”。
这下吴权有些急了,提高音量道:“什么谁啊?我问的就是你!”
那人也有些着急了,解释道:“我真的姓隋,而且一直在说我姓隋。你可能没听明白,我这个隋不是言字旁的‘谁’,而是隋朝的‘隋’。”
“哈哈,实在不好意思。”
吴权恍然大悟,一边笑着道歉,一边用从作业本上撕下的纸擦着屁股 。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