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五天出结果,现在最好让孩子多喝水,多排尿。”
常永梅说:“医生,孩子尿尿就哭,能不能先消消炎,打个针、吃点药?”
医生听后,开了青霉素先注射一针,又开了复方磺胺甲恶唑,问了孩子体重后说:“这药12小时吃一次,一次不到半片,药苦,最好磨成粉,放到奶瓶里,加点糖,让孩子当水喝。”
看完病,他们坐公交到了麻三田的采购点。
麻三田来市里没多久,厂里虽然来过几拨人,但还没人在这住过。
他们走进走廊,招待所服务员王姐打开对着走廊的窗户,探出头看了看,见麻三田带着一妇女和两个小孩,热情招呼道:“小麻,家属来了啊,缺啥尽管说。”
麻三田没解释,怕引起误会,只说了声:“谢谢!”
王姐关上窗户,麻三田带着常永梅母子三人,沿着走廊走到尽头。
最里面的两间屋子是锦东厂的,一间是麻三田办公兼居住的地方,另一间是客房。
客房里摆着四张单人床,单位有人来的时候就安排在这儿,同时,这客房也兼做库房,采购回来的小件物品要是没来得及送回厂里,就先放在这里。
麻三田从腰间掏出一串钥匙,打开靠山墙的客房门,让常永梅把东西放好。
又打开办公室的门,带着他们里里外外看了一圈。
常永梅瞅准周围没人留意,微微凑近麻三田,低声诉说着别后的牵挂。
麻三田静静地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温柔,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 。
给赵志枲打了一针后,孩子的情况好了很多,再加上按时吃药,到了晚上就不再哭闹。
麻三田找了个小瓶子,装了些香油,每次给孩子清洗后,就抹上一点。
第二天,麻三田带着他们去动物园。
走到一处,麻三田指着前面说那是猴山。
常永梅一听,忙说孩子没见过猴子,得去看看。
远远瞧见猴山,赵志林兴奋得不得了,一边朝着猴山跑,一边大喊:“妈,你看那儿好多小狗!”
麻三田在后面追,听到这话,笑得直不起腰。常永梅抱着赵志枲追上来,轻轻踢了麻三田一脚,小声说:“快追上孩子,告诉他那是猴子,不是小狗。”
那几天,赵志林总是吵着要去动物园。
没办法,麻三田只好骑着自行车,又带他去了三次。
这一来,赵志林认识了猴子、松鼠、鹿,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大鸟,甚至还看到了狐狸、黑熊和斑马。
看着猴子,赵志林好奇地问:“舅舅,为什么猴子的屁股是红的呀?”
麻三田逗他说:“小时候玩火,把屁股烧红啦。”
看到一群松鼠上蹿下跳,赵志林兴奋得大喊:“松鼠、松鼠!”
麻三田问他:“这么兴奋,以前没见过吗?”
赵志林回答:“没有呀。”
麻三田又说:“我还给过你松鼠呢,在山上抓的。”
赵志林一脸疑惑:“没有呀,什么时候的事儿,我不记得了。”
孩子可能真忘了,去年麻三田在山上抓了只松鼠,做了个笼子送给赵志林,结果没玩三天,松鼠就死了。
公园里动物不少,还有老虎、狮子和狼,赵志林见了有点害怕。
麻三田安慰他:“别怕,它们都被关在笼子里,出不来的。”
其实,赵志林还吃过狼肉。
去年有人打死一只狼,肉分成了三份,一份给了赵海福,一份给贾飞龙,贾飞龙说自家不吃狼肉,没要,最后两份都拎到了常永梅家。
常永梅喜欢吃,还一个劲儿让赵福田多吃,开玩笑说:“老赵多吃点,吃了更有狼性!”
那几天麻三田基本都住在她家,常永梅还打趣:“吃了狼肉,看看你们两块田,能不能让我这庄稼长得更旺。”
麻三田正想着这些,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突然听到赵志林大喊:“舅,老虎出笼了!”
到了第五天,他们去医院取最后一份检查报告,上面写着:“细菌培养为阴性”。
医生叮嘱不用再用药了,平时让孩子多喝水,注意卫生,勤换尿布,清洗或者便后擦拭的时候,要从前向后,防止细菌从肛门口传到尿道。
这几日,麻三田沉浸在难以言喻的幸福之中。
白天,他除了外出采购工作,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在常永梅和孩子身边。
虽说这样的相聚让他花费了不少钱,但他内心满是欢喜,丝毫不觉得可惜。
夜幕降临,待常永梅把两个孩子哄睡后,总会蹑手蹑脚地走到墙边,轻轻敲上三下。
这三声敲击,就像一份甜蜜的暗号。
麻三田在隔壁办公室听到声响,立刻小心翼翼地打开办公室门,警惕地查看外面的动静,确认没人后,便迅速钻进隔壁房间,与常永梅享受短暂而珍贵的相处时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
没几天,常永梅便带着孩子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一进家门,赵福田满脸疑惑,张口问道:“怎么看个病花了十天时间?”
常永梅解释说医院人多,各项检查都得排队,取报告也要等,取完报告还得重新挂号找医生看,所以耽搁久了。
吃饭的时候,赵福田突然想起孩子的病,便问了问情况。
常永梅说没什么大事,以后多注意就行。
第二天早上,赵福田凑到常永梅身边,常永梅笑说:“看来你是真好了。”
赵福田趴在她耳边说:“说话算话,以后可不能再跟老麻来往了。”
常永梅回应:“他都走了,还跟什么呀!”
说这话的时候,常永梅脑海里浮现出麻三田,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赵福田感受到她的急切,也被带动起来。
结束后,两人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去上班。
修建科的同事可不像赵福田这段时间这么清闲。
厂里和家属区施工离不开他们,打井、建水源地也需要他们帮忙。
为此,修建科分出两个人跟着打井队去了北沟水源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源地工程顺利完工,给水管道工程也圆满结束,清澈的地下水终于被送到了三线厂区,解决了大家的用水难题 。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