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顺听闻佟雪自制象棋一事,顿时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绝妙的办法。
他心里盘算着,这个方法一来能赢得领导和师傅们的认可,二来还可以借此与他人交好,拓展人脉。
工厂的休息洞里暖意融融,老职工们都喜欢在午饭后聚在一起打扑克牌。
可大家用的扑克大多又旧又破,师傅们常常念叨:也不知道供销点什么时候才能进新的扑克牌。
一天中午,李云顺借着帮师傅收拾卫生的机会,拿起扑克细细研究起来。
他仔细查看那些磨边分层的扑克,想弄清楚到底分了多少层;又端详着扑克上的图案,琢磨都画了些什么。
研究明白后,他向技术员要了许多旧图纸。
回到家,他仿照妈妈做鞋底打袼褙的方法,用面粉熬了浆糊。
他把一张图纸平铺在桌面上,用小毛刷均匀地刷上浆糊,接着再铺上一张图纸,用擀面杖擀平压实,如此反复,一共粘了四层。
粘好后,他把它放在桌上慢慢晾干,等彻底干透了,才小心翼翼地从桌面上揭下来,然后按照扑克的尺寸,裁剪成一张张卡片,逐张绘制图案。
画到J、Q、K时,他略作思考,没有照搬传统扑克上的老外形象,而是别出心裁地画了枪、炮、弹。
他精心绘制,每种各画四种:枪画了步枪、手枪、机枪、冲锋枪;
炮画了火箭炮、高射炮、迫击炮、榴弹炮;
炮弹画了榴弹、燃烧弹、照明弹、穿甲弹。
整整耗费了三天时间,李云顺终于完成了三副扑克牌。
他把扑克牌拿给师傅们时,师傅们喜出望外,对他的心灵手巧赞不绝口。
刘海福见李云顺颇具才能,便有心培养他,于是让他负责板报工作,还让他撰写党建材料。
然而,三副扑克牌远远无法满足职工们的需求,大家纷纷请求他再多做几副,李云顺爽快地答应了。
技术人员帮他找来了更多的旧图纸,李云顺一下子忙碌起来。
张美艺看在眼里,主动过来帮忙。
李风顺也来搭了一天把手,却被他哥劝回去了。
星期天,李风顺不愿待在家看他们制作扑克,便出门去找高文革,两人结伴前往团结街。
贾新艺转到团结小学后,虽说没能当上大班长,却也担任了副班长,自然而然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这天,他正和新朋友周山、吴权兴致勃勃地玩克宝和搧啪叽。
克宝是一种两人或多人参与的游戏。
游戏开始前,玩家们先通过剪头石头布来决定身份,输的一方当“贼”,赢的则为“大小王”。
游戏时,“贼”先把圆纸壳正面朝上放在地上。
“小王”用自己手中的圆纸壳,用力击打“贼”的圆纸壳,若能将其打翻,就能赢得“贼”的圆纸壳,也就是成功“克”了“贼”。
“小王”结束后,“大王”接着“克”,“大王”可以“克”地上所有的圆纸壳。
圆纸壳通常是用废纸板制作的,纸箱子便是绝佳的材料。
小孩子们常常喜欢到商店附近寻觅、捡拾纸箱。
最好的纸箱子是那种中间没有弯格的纸箱板,用它做出来的圆纸壳格外结实。
有了纸箱后,用剪刀剪开,再用圆规在纸板上画出一个个圆圈。
要是没有圆规,把酒杯倒扣在纸板上画圆也可以,画好后用剪刀剪下圆板。
也有人用一小段粗一点的钢管,将管口压在纸板上,用锤子敲击钢管,冲压出圆板。
圆板直径一般在5厘米左右,正面带有图案或文字,反面则没有。
要是纸板两面都有字,就挑选好看的一面放在正面,反面的图案、文字可以用炉底灰或者墨水蹭模糊,但玩之前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
搧啪叽的玩法与之类似,主要依靠扇动产生的风力。
也就是利用风把啪叽扇翻,不过也有人觉得只要扇动了就算数。
但这样容易引发争执,一方说动了,另一方却不承认,不利于小伙伴之间的团结,所以老师和家长都不允许孩子们这么玩。
啪叽是用纸折叠而成的,一般没人舍得用白纸,大家用的都是父母从单位带回的报纸。
农村小孩纸张稀缺,有的甚至会用软树皮折叠啪叽。
用纸做啪叽总共需要八步:
第一步,把纸裁成纸条,长度是宽度的5到6倍;
第二步,从一边折出一个三角,使其与纸条边缘对齐;
第三步,再折一个三角,形成平行四边形;
第四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中线对折,形成“山字形”,然后将边缘折起,包住“山字形”,使其成为正方形;
第五步,沿着正方形底部将多出的纸再折成三角形,并翻到底部上方;
第六步,重复第五步,再次折叠并翻转,与底部会合;
第七步,把剩下的纸再折一下,形成三角形的“舌头”(如果纸太多,需要裁掉多余部分);
第八步,将三角形的“舌头”插入正方形先折的三角下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