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广场建成启用后,瞬间成了职工家属们的心头好,这儿也成为了大家日常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每天清晨和傍晚,广场上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有人在乒乓球台前挥汗如雨,展开激烈的对攻;
有人在单双杠上展示矫健的身姿;
还有人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尽情挥洒青春活力,或是在足球场上奋力追逐,享受团队竞技的快乐。
看到职工家属们如此热爱这个广场,贾飞龙心中感慨万千,真切地认识到政工工作只有做到实实在在,才能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才能真正赢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贾飞龙对彭大军十分钦佩,打从心底里觉得彭政委水平高超。
他们二人是在投身三线建设的征程中结识的,由于工作上的紧密联系,接触日渐频繁。
在这一过程中,贾飞龙深入了解了彭大军的想法,也明晰他在政工工作方面的严格要求。
通过长期共事,贾飞龙对彭大军独特的干部管理理念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文革广场的相关工作仅仅是政工工作的冰山一角,政工科还有大量繁重且关键的任务亟待推进。
有一次,彭大军组织厂领导以及政工单位开展学习活动,期间,他认真宣读了毛主席在中共六中全会上的政治决议,并着重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他指出,这一重要指示是大家贯彻落实最高指示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核心关键。
只有牢牢把握全厂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才能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贾飞龙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时刻关注干部们的内心想法和心理活动,往后要经常到各个单位走走、转转、看看。
初冬时节,三线地区的天气已然十分寒冷,凛冽的北风呼啸着。
贾飞龙裹紧毛呢大衣,脖子上围着蓝白条相间的围巾,迎着刺骨的寒风,骑着自行车从办公室出发,前往车间。
他的大衣上衣外兜放着一支钢笔,兜盖上别着一枚毛主席像章,下兜则装着一本记事本。
贾飞龙写得一手好字,当年刚进厂的时候,就被组织科领导慧眼相中,得以进入组织科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拼搏,他成功当上了副科长。
三线建设拉开帷幕时,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能负责三线厂的政工工作。
他反复思量,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便欣然应允。
贾飞龙费力地爬坡,终于来到了铸造车间。
铸造车间与铆焊锻车间相邻,靠山的那一跨便是铸造车间。
前段时间,为了给这两个单位建造办公用房,贾飞龙可没少操心,前前后后来了许多趟。
事情的起因是铆焊车间在建房时,想多占一点中间的位置,这样一来,建出的房子就能宽敞些,而且对自己这边场地的影响也能小一点。
可铸造车间坚决不同意,铆焊车间无奈只好退让,不再占用铸造车间的地。
可即便如此,铸造车间依旧不答应,理由是要等他们找齐材料后一起开工建设,不然一方先建的话,恐怕会影响职工们的情绪。
双方各执一词,争议越来越大,甚至在工厂办公会上激烈争吵起来。
贾飞龙为了解决矛盾,分别与两个车间的负责人谈话交流,还深入车间,与一线职工展开座谈。
通过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他全面了解到了两个单位各自的想法以及实际面临的困难和情况。
在他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建设办公室和仓库确实有利于车间的日常管理,将两个车间从中间隔开,也更便于各自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一方先建确实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而且建房规模的大小不能任由他们自行决定,必须进行统一规划。
贾飞龙的这些想法和分析得到了厂领导的高度认可。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他还找来王国庆,两人一起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 :
一、两个单位准备的材料统一交给基建科,工程施工由安得志派人负责施工;
二、房间宽度统一为3米、高2.5米,以中间为基点,分别占用每单位1.5米;
三、从南起第一至三跨建一间锅炉房及水房,两间浴池,一间男浴、一间女浴,建好的浴池交由后勤管理;
四、从南起四至八跨建五间房,南墙建单面窗户,建好的房间交由铆焊管理;
五、从南起九跨用活动栏杆隔开,以保证过跨材料运输需用,此由铆焊管理并建设;
六、从南起十至十四跨建五间房,北墙建单面窗户,建好的房间交由铸造管理;
七、各单位宣传栏、书报栏、学习栏、意见栏要充分利用兄弟单位房屋的那几面墙。
设计方案顺利获批后,安得志带领二组施工人员迅速奔赴现场。
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仅仅十天时间,十间房便拔地而起,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