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许振刚、沈梦石和穆子青三人踏上了拥挤的客车,开始了一天的征程。车厢内人头攒动,空气混杂着汗味和嘈杂声,仿佛每个人的身体都被压缩成了罐头,许振刚、沈梦石和穆子青三人紧紧挤在一起,经历了多半天的拥挤待遇,才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目的地。当他们终于走出客车,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三人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急匆匆地朝姥姥家奔去。
姥姥见到穆子青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将沈梦石推到一边,热心地将穆子青安排到炕头最热乎的地方,亲自将火盆挪到了她的脚前,让穆子青可以把手放在火盆上暖一暖。而姥爷见到沈梦石掏出的合同,立刻心急如焚,连忙出了屋子,联系村里的猎手,准备明天再次进山打猎。待姥爷联系好明天出行的人员后,回到家里,发现三个半大孩子已经吃完饭,在围着火盆烤着杨辣罐,这是一道当地特有的美食,外焦里嫩,味道独特。
穆子青初次见到这东西,觉得新奇,吃得很是津津有味,但当沈梦石告诉她这其实是杨辣子时,她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美食,转而追着沈梦石打。姥姥家的大炕是由实木隔门分成两半,平时姥姥和姥爷睡在炕这边,老舅睡在隔门的那边。今天,穆子青和沈梦石分别占据了隔门的两边,穆子青被这新奇的炕上木门吸引,两人就围着木门打闹。姥姥的子女都已陆续离开家,身边只剩下老舅这个半大小子,而穆子青的到来,给姥姥的心里带来了久违的温馨氛围,所以坐在炕边,靠着窗户笑吟吟地看着两个小孩子围着炕上的门,吱嘎来、吱嘎去地推来推去。
而在晚上铺被子时,姥姥本想把穆子青安排在炕头,因为那里在夜里时相对温暖,而她非常懂事的坚持让姥爷睡炕头。毕竟姥爷和姥姥年纪都很大了,在寒冷的冬天,尽量睡得保暖一些才好。最后穆子青睡在较凉的炕稍位置。至于沈梦石,则被挤到到木门那边的老舅屋里,两人在熄灯后,隔着木门依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最终沈梦石是在迷迷糊糊中睡了过去。
第二天,沈梦石一如既往地在生物钟的规律中醒来,照例是晨起后进行一通锻炼。与此同时,穆子青也洗漱完毕,出了房门。两人在清晨的初晖中,一同欣赏着冬日树枝上挂满的冰花,周围的群山上也铺满了冰霜,将四周渲染成一片洁白的世界。在这雪白的世界中,黑色的屋顶显得格外醒目,而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更是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偶尔,成群的麻雀落在院内的石碾子上,不时地叨啄一些零碎的米沫,同时警惕地观察着院内两人的动作。当二人靠近时,鸟儿们便轰的一声,纷纷飞上天空,给这静谧的冬日山村增添了无数的动感画面。
吃过早饭之后,姥爷精神抖擞地站在了门口,身后跟着那三个充满活力与好奇心的半大孩子。他们个个都跃跃欲试,期待着即将开始的冒险之旅。
首先加入队伍的自然是大舅家的小勇哥,他身背那杆老洋炮,步伐矫健地走过来,迅速融入了队伍之中。紧接着,上次一同参与打猎的几个人也陆续赶到,彼此间默契地点头示意。就在这时,又有五六个热情高涨的村民听闻消息后纷纷赶来,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
当整支队伍缓缓走出村口时,原本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瞬间汇聚成了一道长达二十余人的洪流。人群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者,孔武有力的中年男子,还有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引人注目的是七八条威风凛凛的猎狗紧紧跟随在后,或奔跑嬉戏,或警惕地观察四周动静。这样一支由不同年龄段和身份的人们以及忠诚的猎狗所组成的狩猎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程。
按照惯例,他们将那个拥有温暖泉水的地方作为此次行动的临时营地。然而,由于这次前来的人数众多,原先的空间显得有些局促。于是,众人齐心协力,就地取材,在营地周边又搭建起了好几个简易的窝棚,以供大家休息之用。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闪烁于天际,营地上空弥漫着一股温馨而热闹的氛围。人们围坐在熊熊燃烧的几座大火堆旁,谈笑风生,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验。这些火堆中的木柴堆积如山,但即便如此,也仅能维持它们燃烧至黎明破晓之时。
在这片喧闹声中,穆子青依靠着沈梦石身旁坐下,也许是大半天的在山路上行走,她累了的缘故,穆子青靠着沈梦石就进入了梦乡。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划破夜空的宁静。不知过了多久,当第二天的晨曦染红东方天空时,人们从睡梦中逐渐苏醒过来。令人惊讶的是,原本依偎在沈梦石身边入睡的穆子青此刻竟紧紧抱住了他,仿佛一夜之间两人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无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之上时,沉睡中的众人缓缓睁开了双眼。他们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从窝棚里爬出来,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80年我回来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1980年我回来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