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州围城破局难
宣和三年早春,海州城外的冻土还没化开,凛冽的北风卷着雪粒,打在宋江脸上生疼。他勒住马缰,望着城头飘扬的大宋军旗,嘴角抿成一条直线。身后的梁山好汉们裹紧了单薄的战袍,手里的刀枪在寒风中泛着冷光,两千多人的队伍缩在旷野里,像一群被冻僵的狼。
“哥哥,再攻一次吧!”李逵提着双斧上前,黑脸上满是焦躁,“城里面粮草肯定不多了,咱们一鼓作气冲进去,好酒好肉管够!”
宋江没说话,目光落在城根下堆积的尸体上。那是昨天攻城留下的,有梁山的弟兄,也有海州的守军。雪水混着血水,在冻土上冻成了暗红色的冰碴。他知道,李逵说的是屁话——海州城守将张叔夜是员老将,守城经验丰富,城头的弓弩手轮流值守,滚石擂木堆得像小山,再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撤到十里外的山坡扎营。”宋江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调转马头,披风在风中甩出一道弧线,“让弟兄们捡些枯枝生火,把剩下的干粮分了。”
队伍里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有人咳嗽,有人骂娘,还有人望着海州城的方向发呆。宋江假装没听见,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剩下的干粮只够撑三天。自去年冬天从京东东路转战过来,他们一路劫掠州县,却始终没能建立稳固的据点,弟兄们的冬衣都还穿着单衣,不少人冻得手上生了冻疮。
扎营后的第一晚,宋江坐在中军帐里,借着油灯看地图。地图是从济州府抢来的,边角已经磨破,上面用朱砂标着官军的布防。京东东路有折可存的骑兵,淮南东路有刘延庆的步兵,现在海州又被张叔夜死死堵住,梁山军就像掉进了渔网的鱼,越挣扎网收得越紧。
“哥哥,张顺那边有消息了。”吴用掀帘进来,斗笠上还沾着雪沫。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块冻硬的麦饼,“他说海州城里确实缺粮,但张叔夜把百姓家的存粮都征走了,还杀了两个私藏粮食的富户立威。”
宋江捏着麦饼,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嚼得腮帮子发酸。他想起刚上梁山时的光景,那会儿弟兄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打土豪分田地,何等快活。可自从去年接受招安的提议被朝廷驳回,他们就成了朝廷钦定的“贼寇”,走到哪儿都被官军追着打。
“朝廷那边有动静吗?”宋江问。油灯的火苗晃了晃,照得他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
吴用摇摇头,从怀里摸出封信:“这是从海州信使身上搜的,张叔夜向朝廷求援,说已经把咱们困在海州了,请求派兵合围。”
宋江接过信,信纸粗糙得剌手。他不认多少字,只认得“宋江”“贼寇”“合围”这几个字。他把信纸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狗朝廷!当初老子愿意招安,他们把老子当要饭的;现在老子不想招安了,他们倒来劲了!”
帐外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李逵掀帘闯进来,手里举着个血淋淋的人头:“哥哥!抓到个奸细,说是张叔夜派来的,想打探咱们的虚实!”
那人头滴着血,落在地上滚了两圈,眼睛还圆睁着。宋江看着人头,忽然觉得一阵恶心,他挥挥手:“拖出去埋了。”
李逵不肯走,梗着脖子说:“哥哥,我看张叔夜是想逼咱们投降!不如咱们杀回梁山,凭险据守,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回不去了。”吴用叹了口气,“戴宗昨天回来报信,说梁山已经被官军占了,晁天王的灵堂都被烧了。”
帐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的噼啪声。
李逵的脸涨成了紫黑色,双斧在手里攥得咯吱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宋江闭上眼睛,胸口像被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
那是他们的根啊,没了梁山,他们就真成了无根的野草。
第二章 腹背受敌断生路
第二天清晨,宋江被冻醒时,帐外的雪已经停了。他披上披风走出帐外,看到弟兄们正围着几堆篝火取暖,火苗舔着枯枝,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却驱不散周遭的寒气。有几个伤员躺在草堆上,哼哼唧唧地呻吟,没人有多余的力气照顾他们。
“哥哥,早饭。”一个小喽啰端着个破碗过来,里面是半碗稀粥,上面飘着几粒米糠。宋江接过来,刚喝了一口,就看到东边的天空扬起一阵烟尘。
“官军来了!”有人大喊。
宋江心里一紧,爬上旁边的土坡望去。只见远处的官道上,黑压压的一片人马正往这边赶来,旗帜上写着“折”字——是折可存的骑兵!他们来得比预想中快了整整两天。
“李逵!带三百人去东边阻击!”宋江大吼,“吴用!让弟兄们收拾东西,往南边撤!”
梁山军顿时乱成一团,有人慌忙收拾行李,有人急忙牵马,还有人对着东边的官军射箭。李逵提着双斧冲在最前面,三百弟兄跟着他迎了上去,很快就和官军的先头部队撞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