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微红的李元昊先是怔愣了片刻,接着又将目光投到了那名巫祝打扮的老者身上。
本能的叫了一声本族对巫祝的尊称,接着艰难的开了口。
这份重如泰山的心意令他动容,但他不能也不敢就这么坦然受之,他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子民。
统共也才没过上几天吃饱饭的日子,这其中还大都是夫子所带来汉家文化的功劳。
如今竟然送来给他李元昊劳军,他这个国君,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汗王您听我说,我们知道这些王庭出的起,可是相国是好人啊,汉人有句话叫,落叶归根。”
可那大巫兀骨突那双混浊但仿佛能看透一切的双眼,抬眸微微一扫,他当即就猜到了李元昊此时的心中所想。
大祭司又何尝不知呐!他也希望国相能平安无事,健康长寿,可是他们没人能做到。
所以,最后也只能做出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微薄之力,更何况,这不是他一人之事,是整个西夏二十八族共同的希望。
所以他一开口便是直击要害,说出了那个让这位贤王无法拒绝的理由—国相张元!
“相国… …”
当从兀骨突口中又一次听到,那个每次一想到就会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的名字。
李元昊这位杀伐果断,英明神武的君王眼中,果不其然出现了一瞬间犹豫与动摇。
是啊,不仅仅是他这个君王感激着,张元所做的一切,整个西夏的子民也同样感念这一切。
他没理由,也不能拒绝子民们的心意,因为,这不是给他这个君王的,是给予国相的。
“我们这些百姓虽然希望相国能永远留在大夏,可是好人不能没有好报,求汗王此战打下长安,为咱们的相国立碑建墓。”
见自己的策略果然起了效果,人老成精兀骨突便继续又加了一把火,他们此来,是为劳军。
也是请愿,汇万民之愿,请求他们的王一战定长安,为国相建碑立墓,让国相落叶归根。
“求汗王打下长安,让相国魂归故里。”
而随着兀骨突的话音落下,之前一直默默跟在他身后的那数万名百姓也都纷纷激动的高喊了起来。
声音有男有女,有老有幼,当然,也有高有低,但他们的眼中和心中都只有一个相同的,纯朴的目标。
那就是出征长安,入主中原。
这样既能让张元落叶归根,魂归故土,也能让他们西夏,不会失去张元这个国相。
“好,我答应你们,我定打下长安,为夫子建碑立墓。”
抬起袖口轻轻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眶,李元昊最后还是决定收下了这批含义特别的粮草。
并在数万名百姓的面前再次立下了誓言不破长安,绝不回转,这一次不再是他和张元的约定,也是他和自己万千子民的约定。
“儿郎们,随孤走。”
深深的看了一眼数万名百姓之后,李元昊委派身边的副相吴昊带人收下了那批粮草。
接着就在那群渺小却又伟岸的大夏百姓的默默注视之下,带着麾下十万铁骑浩浩荡荡的奔向前方未知的战场。
塞北的烈风在这一刻却似乎变得格外温和,轻轻拂过了李元昊头盔之上的那撮似火的红缨 。
也将那数万西夏子民们心向王庭,心向君王的热忱与爱戴。
一同润物细无声的吹向了他的心坎儿,吹向了漠北雄国的每一个角落。
长河的落日将这支队伍的影子拉的老长,老长,长到哪怕早已看不清他们的极其模糊渺小的背影。
只留下那群执着的百姓却依然守望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 …
闰九月初一,大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府邸
塞北的残阳如血笼罩在这片荒漠之中,狂风掀起了一片片黄沙,只有零星几棵胡杨树还在顽强的抵抗着。
“报~~~”
手持着一个沾满鲜血与尘土军情竹筒的黄信,好似城头那架床子弩射出的利箭一般,一路风驰电掣,风风火火。
希望还来的及,这戈壁边境之地,难得过上了几天安宁日子,这好好的也不知道西夏又抽什么疯。
竟然,集结了数万人马赶来,之前不是听说他们国相病重吗,不好好治病来这鸟不拉屎之地做什么。
虽心中有万分不解,黄信还是没敢耽搁,毕竟不管怎么样军情重要,至于后续如何也不是他一个传信官能决定的。
于是,翻身下马裹挟着一股来自戈壁之上的烈风,就直直闯进了自己顶头上司招讨使王沿的书房。
“讲。”
地上的鎏金金蟾衔珠香炉升起袅袅紫烟,缓慢的在空中飞舞着,下方的黄信则是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随着一滴汗水从黄信额角落下,终于,王沿放下手中毛笔,拿起一旁侍女手中帕子擦了擦手。
而原本正在书房之中与人议事的他连头也未回,只是淡淡的朝着突然闯进来的黄信说了一句。
“喏。”
“据前方探子拼死送出的可靠军情,在泾原西北方向发现大批西夏士兵突然集结,进攻目标暂时不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引凤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引凤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