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作为贾环的亲姐姐,虽然希望贾环能上进,但也嫌弃他的行为。她自尊自强,努力摆脱赵姨娘和贾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她眼中,贾环的行为举止不够得体,缺乏大家公子的风范。
这些人物对贾环的评价,综合起来勾勒出贾环在贾府中不受欢迎、地位低下的形象。他在贾府中犹如边缘人,既得不到长辈的关爱,也得不到同辈的尊重。这种处境进一步扭曲了他的性格,使他变得更加自卑、嫉妒和阴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后世读者评价
后世读者对贾环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致可分为批判和同情两种观点。
许多读者对贾环持批判态度,认为他品行恶劣、心胸狭隘。在他们看来,贾环多次蓄意陷害宝玉,泼蜡油烫伤宝玉、诬告宝玉致其被贾政毒打等行为,尽显其阴狠歹毒。假蔷薇硝风波中,他的贪婪、虚荣和懦弱也暴露无遗。这些读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传统的价值观来评判贾环,认为他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基本的人伦道德和兄弟情义。他们难以容忍贾环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的行为,觉得他的存在破坏了贾府原本的和谐氛围,是一个令人厌恶的角色。
然而,也有部分读者对贾环表示同情。他们认为贾环是封建嫡庶制度的牺牲品。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嫡庶差异巨大,贾环庶出的身份注定了他从出生就处于劣势。他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长期生活在宝玉的阴影之下,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怨恨。他的母亲赵姨娘不仅未能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反而教唆他闹事,进一步扭曲了他的性格。这些读者从社会制度和成长环境的角度出发,理解贾环性格形成的原因,认为他的种种恶行是长期压抑和不公平对待的结果。
这两种评价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不同读者的价值观、阅读视角以及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密切相关。批判贾环的读者更注重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后果,他们以传统的善恶标准来衡量贾环,难以原谅他的过错。而同情贾环的读者则更关注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他们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剖析贾环的命运,认为他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更加深入和全面,这使得读者对贾环的评价更加丰富和立体。
3.客观评价
对贾环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需综合考量其优点与不足,以及他在《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中的代表性。
贾环并非毫无优点。他虽身处复杂的贾府环境,却也展现出一定的尚学之心。在一些文学创作活动中,如中秋作诗和姽婳诗创作,他积极参与,尽管诗作水平欠佳,但也体现出他渴望在文学方面有所表现,试图通过才华获得认可。而且,他在某些时刻也流露出孩子的天真一面,像与丫鬟掷骰子时的耍赖,以及对彩云的感情,虽处理不当,但也反映出他内心有情感的需求,并非完全冷酷无情。
然而,贾环的不足之处更为明显。他性格上存在诸多缺陷,自卑使他在面对他人时敏感脆弱,嫉妒让他对宝玉充满怨恨,进而做出泼蜡油、诬告等恶劣行为。贪婪促使他在假蔷薇硝风波中暴露虚荣的一面,为了一点物质利益而不顾尊严。狡黠让他善于利用机会陷害他人,薄情则体现在他对待彩云的态度上,不懂得珍惜他人的真心。冲动的性格也使他在看望巧姐时打翻铞子,给他人带来伤害。
从社会现实的代表性来看,贾环是封建嫡庶制度的典型受害者。在封建社会,嫡庶差异极为严格,他庶出的身份注定了他在贾府的地位低下,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与嫡子贾宝玉相提并论。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他心理扭曲,性格逐渐变得阴暗。他的经历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嫡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同时,他的行为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他卖巧姐儿的行为成为贾府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封建家族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下的脆弱性。
总体而言,贾环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的优点在其众多的缺点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性格的影响。他是《红楼梦》所描绘的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五、贾环的影视形象
1.不同版本影视形象
版本
扮演者
表演特点
版本差异
1987年版《红楼梦》
王蔚
王蔚饰演的贾环,将其自卑、嫉妒的性格特点展现得十分到位。在泼蜡油、诬告宝玉等情节中,他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把贾环内心的怨恨和阴狠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一些生活场景里,又能体现出贾环作为孩子的那种懵懂和无奈,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此版本对贾环的刻画较为注重原着细节,表演风格细腻,更贴近原着中贾环复杂的性格特点,让观众能深刻感受到他在贾府中的压抑和扭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