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御史大人送出府门。
管家转身回到府里,朝着宋濂的书房走去。
吱呀——
推开房门迈步走进到房中。
管家走到宋濂面前躬身行礼,“老爷,李大人已经走了。”
闻声放下手中的书籍,宋濂看向家生子出身的管家,“我让你给他的传的话,传到了吗?”
“他听明白了吗?”
“回老爷的话,您让我传给李大人的话,我不敢有一丝疏漏,全都说给李大人听了。”
管家说着又上前半步,靠的宋濂更近一些,“不过李大人听没听明白,我就看不出来了。”
“李大人的神情很是复杂,悔恨又夹杂些雀跃。”
“还请老爷恕罪,我眼拙又愚笨,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听完这些话,宋濂微微点了点头。
并没有要责备管家的意思。
反正他想要知道的,现在已经知道了,悔恨又夹杂雀跃,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至于其他的什么不重要。
能知晓最好,不能知晓也罢,无碍大局。
“让你派出去的那些人怎么样了?”
拿起书重新翻看,宋濂轻声询问,“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管家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在脑子里把事情过了一遍,再缓缓张开嘴说话,“回老爷的话,人都已经派出去了。”
“为了保险起见我还多派了几人,不过……”
话语忽然中断,宋濂从书页上撇开眼神,转向面前迟疑的管家。
“不过什么?”
“老爷勿怪,我这派许多人出去,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回来,所以我推测……”
管家暗自咬了咬牙,“我推测,这些人要么被人发现。”
“要么到现在为止,依旧是一无所获,所以没脸没胆子回来禀报!”
“原来你是在担心这个啊。”
宋濂紧绷的脸色忽然舒展开来,乌云密布转为晴空万里。
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
原来仅仅只是因为,当真是大惊小怪。
有时候派人出去探听消息,并不是非要人带着消息回来才行。
知道人派去了哪儿,去了多长时间还没有回来,知道这些再推算一下,其中意味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接受老爷责罚的管家,忽然看着喜笑颜开的老爷,一时之间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没办法老爷为什么还笑了?
见管家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
宋濂没有解释的意思,摆了摆手示意他先下去。
什么时候人回来了,就带着人和消息,再过来书房找他回话,除此之外不要再打搅他。
藏了一肚子疑惑的管家闻言行礼离去。
感觉自己对老爷的了解,还是有很多的欠缺,很多心思根本就揣测不明白。
不过可能也就是因为如此。
他才能担任这个管家吧。
独留一人的宋濂,缓缓翻看着手中书籍,一字一句,认真仔细,时不时停下执笔。
在书页空白,以自己的了解处注释几句。
不过就算他看的再慢再仔细。
一本万余字的书也看不了多久,一多个时辰以后,宋濂读完了最后一页,合上书籍小心的放回到书架上。
而后拿出一本新奏折。
研墨执笔,稍微理了一下思路,开始认真在奏折上书写。
这是一本请罪折,宋濂从一开始便想要做的事情。
他清楚靖远侯的性情,更加清楚靖远侯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既然这件事已经被靖远侯捅穿。
那就说明陛下那里,肯定也是瞒不住的。
甚至可能陛下现在已经知晓。
所有始末,细枝末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无孔不入锦衣卫,他的那位老友刘伯温,可是曾经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就算因为靖远侯的将计就计。
将一件事给压了下去,将性质完全转变,间接的帮朝廷认下账,不算违逆国法,完全符合律例。
全是文曲星老爷们在高风亮节。
可是错了就是错了,特别是身为臣子!
朝廷认了你没错,不代表你躲过了一劫,而且朝廷想要体面。
可若是你一意孤行,撑着不想体面。
自然有人帮着你体面。
宋濂久在宦海浮沉,自然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同时他也清楚朱元璋的性情,知道这位布衣皇帝的恐怖之处。
所以他很识相。
知道要及时向朱元璋坦白。
为此就算要损失几名门生,也是在所不惜!
再者说这样的门生留着,也是白白给自己招来横祸,面对利益守不住心。
迟早会把自己的一切都葬送进去。
同时这封奏折,还是宋濂的一份底牌,一份关键时刻的保命符。
朝堂之中可不是只有浙东一系在盯着科举。
由南变北忽然走漏消息,背后一定胡惟庸的影子,这是阴险歹毒的老狐狸。
和自己斗了那么久。
现在眼瞅着有机会,不可能不趁着机会,用这件事在背后狠狠捅上一刀,将自己狠狠踩在脚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姐是马秀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我姐是马秀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