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坚定地说:“太宗皇帝放心,孙儿心意已决。” 他驳回了那些奏章,并将带头闹事的文官贬谪外地。杀鸡儆猴之下,其他文官也不敢再有过多异议,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朝堂风气焕然一新。官员们兢兢业业,各司其职,不再有往日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百姓们也感受到了朝廷的变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一日,阳光明媚,紫禁城的宫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朱佑樘处理完政务后,来到御花园与朱棣、徐妙云相聚。他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太宗皇帝、徐皇后,如今朝堂已渐入正轨,外戚与文官势力得到有效遏制,大明有望重现往日辉煌。这一切,都多亏了二位的指点与帮助。”
朱棣微笑着点头:“皇孙,你能当机立断,勇于革新,实属不易。但仍不可掉以轻心,需时刻关注朝堂动向,心系百姓。”
徐妙云也温柔地说:“是啊,孩子。这江山社稷,需你用心守护。”
朱佑樘恭敬地说:“孙儿谨记二位教诲。”
此时,朱棣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包裹,递给朱佑樘:“皇孙,这里面是土豆、玉米及红薯三种高产种子。这些作物产量高,对土地要求不苛刻,适合在大明各地种植。你可推广下去,让百姓们受益。”
朱佑樘接过包裹,小心翼翼地抱在怀中,眼中满是感激与期待:“太宗皇帝为大明考虑得如此周全,孙儿定会将这些种子推广开来,让百姓们不再受饥饿之苦。”
朱棣看着朱佑樘,眼中充满了期许:“皇孙,望你继续励精图治,让大明的盛世永传。吾等的使命也至此完成,是时候离开了。”
朱佑樘心中一阵不舍,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太宗皇帝、徐皇后,难道这么快就要离去了吗?孙儿实在不舍得二位,若没有你们的帮助,孙儿恐难扭转这乾坤。日后若孙儿还有诸多困惑,又该向谁请教?” 说着,眼中已隐隐有泪花闪烁。
徐妙云微笑着,眼神中满是慈爱,轻轻拍了拍朱佑樘的手:“孩子,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如今已重振朝纲,相信今后定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治理好大明。我们虽会离去,但你要记住,祖宗的遗训和对天下百姓的责任要时刻铭记于心。”
朱棣目光望向远方,神情庄重地说:“皇孙,大明的未来就交付于你了。这江山,是祖宗们用血汗打下的,你要守护好,让它千秋万代,永享太平。在今后的治理中,遇到困难切莫退缩,要以天下苍生为念。”
朱佑樘用力地点点头,坚定地回应:“太宗皇帝、徐皇后放心,孙儿定不负所托。孙儿会以祖宗为榜样,殚精竭虑,保我大明繁荣昌盛。”
就在此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绚烂的光芒,穿越门再次缓缓开启,光芒中符文闪烁,神秘而奇幻。一股无形的力量开始涌动,仿佛在召唤着朱棣和徐妙云。
朱棣和徐妙云转身面向穿越门,朱佑樘赶忙上前一步,想要再挽留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朱棣回头看了朱佑樘一眼,目光中带着鼓励与信任:“皇孙,就此别过,望你一切安好。”
徐妙云也微微欠身,温柔地说道:“孩子,保重。” 说罢,二人缓缓步入穿越门。
朱佑樘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紧紧地盯着穿越门中朱棣和徐妙云的身影,直到他们完全消失,光芒渐渐隐去,穿越门也随之闭合。
良久,朱佑樘才回过神来。他低头看了看手中抱着的装有高产种子的包裹,像是握住了大明未来的希望。他抬起头,望着紫禁城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太宗皇帝、徐皇后,孙儿定要让这大明的山河更加壮丽,让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
回宫后,朱佑樘立刻召集朝中重臣,将土豆、玉米和红薯三种高产种子之事详细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研究种植方法和推广事宜。他坐在龙椅上,眼神坚定地对众臣说道:“诸位爱卿,这三种作物乃上天赐予我大明的福祉。朕希望你们能齐心协力,让它们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造福万民。”
众臣纷纷跪地领命:“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在之后的日子里,朱佑樘更加勤勉地处理朝政。他时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心中满是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豆、玉米和红薯在大明各地广泛种植。丰收的季节里,田野里一片金黄,百姓们望着堆积如山的粮食,欢呼雀跃。这些高产作物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还使得人口逐渐增长,大明的经济也进一步繁荣起来。
朝堂之上,经过整顿后的官员们廉洁奉公,积极为国家出谋划策。军事上,朱佑樘加强了边防建设,选拔优秀将领,使得大明的边疆固若金汤。周边的邻国看到大明的繁荣昌盛,纷纷遣使来朝,进贡称臣。
朱佑樘站在宫殿的高台上,俯瞰着繁华的京城,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朱棣和徐妙云的那次穿越。这份恩情,他将永远铭记。而他也会继续努力,让大明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下去,成为后世传颂的盛世传奇 。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