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听闻,顿时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磕头,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臣何德何能,怎能担此大任?还望陛下另选贤能……”
于谦在一旁也劝道:“陛下,王爷一向贤德,深得民心,但如此重任突然加身,王爷一时难以接受也是人之常情。”
朱高炽微笑着说道:“朱祁钰,不必惶恐。当下局势,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朕等相信你有能力肩负起这大明江山。”
朱瞻基也在一旁鼓励道:“正是,莫要推辞,好好干,莫要辜负了这大好江山。”
朱祁钰见推辞不过,只好叩首谢恩:“太爷爷,太奶奶,皇爷爷及父皇如此信咱,咱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厚望!”
朱棣又看向于谦,郑重地说:“于谦,朕命你担任内阁首辅,辅佐朱祁钰治理国家。你乃国之栋梁,朕相信你定能为大明开创一番新局面。”
于谦激动不已,眼中含泪,再次跪地:“陛下如此重用,臣粉身碎骨亦难报陛下之恩!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祁钰和于谦受宠若惊,站在一旁,心中满是感激与责任。
这时朱棣微微一笑,说道:“各位可能有疑虑,既然如此,朕与皇后便让你们看看正统朝未来会是怎样。” 说罢,朱棣与徐妙云共同挥了挥手,只见一道奇异的光芒闪烁,一幅画面渐渐浮现出来。
画面之中,旌旗猎猎作响,但那风中飘扬的却不再是大明的骄傲与荣耀。朱祁镇身披金甲,端坐于马背之上,他本欲以御驾亲征来彰显大明国威,然而此刻,却是兵败如山倒。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鲜血染红了大地,无数大明将士横尸遍野,他们的生命就这样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消逝。
神机营,这支曾经令敌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如今也已不复存在。三大营更是全军覆没,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再也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而英国公张辅等一众忠臣良将,也都在这残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大明的尊严。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大臣们面面相觑,人人自危,心中各自打着算盘。有人惊恐万分,担心瓦剌大军会乘胜追击,直捣京城;有人则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乱世之中谋取私利,保住自身地位。整个朝堂乱成一团,争吵声、指责声此起彼伏,往日的秩序荡然无存。
孙太后和朱祁镇当初做出亲征的决定时,或许未曾料到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的失误,不仅让大明军队遭受重创,更使得国家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之中。而被俘后的朱祁镇,竟然忘却了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的责任,反而帮助敌人叫开自家城门,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他就如同一个瓦剌派来的“留学生”,对敌人言听计从,甚至甘愿充当“叫门天子”,亲手将大明推向更深的深渊。
就在那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景象牢牢吸引住了。朱祁钰夫妇、吴贤妃、朱见深以及朱见济,他们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脸上写满了惊恐与难以置信。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整个世界只剩下了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朱祁钰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喃喃自语道:“竟……竟然会如此……这般场景实在是超乎想象啊!”
一旁的朱见深早已吓得小脸煞白,没有一丝血色。他那双小手死死地抓住朱祁钰的衣角,身体不停地哆嗦着,声音也因为恐惧而变得颤抖不已:“皇叔……这……这太可怕了……我从未见过这样恐怖的事情!”
朱见济同样被吓得不轻,只见他眼眶泛红,晶莹的泪花在其中闪烁,眼看着就要夺眶而出。他带着哭腔喊道:“爹爹,这可怎么办呀?我们该怎么应对这种状况呢?”
吴贤妃则用手捂住嘴巴,试图压抑住内心的恐惧和悲伤,但她的眼神却无法掩饰那份深深的悲戚。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随时都有可能像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下。她无助地望着众人,嘴里念叨着:“这……这如何是好……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化解这场危机呢?”
而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大臣们,此刻一个个面色惨白如纸,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那可怕的场景,惊恐万状。他们再也顾不得礼仪和形象,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声音嘈杂得如同夏日里的蝉鸣一般,不绝于耳。
有些胆小的大臣更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双腿犹如筛糠般颤抖着,几乎无法站立。其中一个年老体弱的大臣,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倾倒,若不是身旁的人眼疾手快扶住他,恐怕早已瘫软在地。
朱棣面沉似水,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那威严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沉默片刻后,他才用低沉而又充满威慑力的声音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你们都亲眼目睹了这般惨状,这便是任由朱祁镇、王振之流肆意妄为所酿成的恶果!你们现在可否明白了朕以及朝中众臣为何要做出如此安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