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的日子,就像那缓缓流淌的小溪,平静却也藏着不少故事。最近,许大茂的心思可全被于莉那红红火火的便民食堂给勾走了。每天看着于莉的食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许大茂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挠,痒痒得不行。他也琢磨着,自己也得做点生意,不能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挣钱。
许大茂以前就跟贾东旭提过想做生意的事儿,贾东旭当时就说开个小店挺合适他的,可这“小店”到底咋开,从哪儿下手,许大茂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办法,他只能又厚着脸皮去找贾东旭。
“贾厂长,您可得再给我好好说道说道,这小店到底咋开啊?您看于莉那食堂,生意好得不得了,我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知道该咋办。”许大茂一脸焦急,眼巴巴地看着贾东旭。
贾东旭瞧着许大茂这副模样,笑了笑说:“大茂啊,你先别急。你这人脑子灵活,嘴皮子又溜,我琢磨着,你可以开一个把商品店和照相馆结合起来的店。”
“商品店和照相馆结合?这能行得通吗?”许大茂满脸疑惑,挠了挠头。
“你听我给你分析分析。”贾东旭耐心地说道,“你想想,咱这附近居民多,还有学校,这些人就是咱的目标客户。咱这小商店呢,就卖些日用品、食品啥的,都是大家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照相馆呢,给大家拍拍证件照、纪念照,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且咱价格得亲民,薄利多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
许大茂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可又马上皱起眉头问:“贾厂长,这店里的东西咋摆啊?商店和照相馆放一块儿,会不会互相影响啊?”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贾东旭说,“咱得合理布局,把商店和照相馆分开,弄个明显的功能分区,这样就不会相互干扰了。商品呢,得摆放得整整齐齐,方便顾客找。照相馆那边,弄点简单的布景和灯光,提升拍照效果。”
许大茂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想着,这贾厂长考虑得就是周到。“那这服务方面,有啥要注意的吗?”他接着问。
“服务可太重要了。”贾东旭认真地说,“你得热情周到,对每一个顾客都笑脸相迎,这样顾客才会满意。商品质量得保证,照片效果也得好,只有这样,顾客才会信任你。要是能再搞点增值服务,像送货上门、照片加印啥的,那竞争力就更强了。”
许大茂一拍大腿,说:“哎呀,贾厂长,您说得太对了!我咋就没想到呢。那这店开起来了,咋让人知道啊?”
“这宣传推广也得跟上。”贾东旭笑着说,“一开始,咱就靠口碑传播,只要服务好、商品好,顾客满意了,自然会跟身边人说。再弄点简单的广告,写几条标语贴在店门口,印点传单去周边发一发。还有啊,和周边单位合作,给他们提供优惠或者团购服务,这都能扩大咱店的知名度。”
“贾厂长,您这办法可真多。”许大茂兴奋地说,“那还有啥要注意的吗?”
“还有啊,咱得争取政策支持。现在政府鼓励个体经营,有不少优惠政策,咱得去申请申请,能省不少钱呢。另外,和社区合作,给社区居民提供点便民服务,社区肯定会支持咱的。”贾东旭补充道。
许大茂越听越激动,觉得贾东旭这主意简直太妙了。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店开好。
从贾东旭那儿出来后,许大茂就开始忙活起来。他先在附近找合适的店面,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一个位置不错的铺子。这铺子不大,但刚好能隔开,一边做商店,一边做照相馆。租金也在他的预算范围内,他当即就和房东签了合同。
接下来就是装修的事儿了。许大茂按照贾东旭说的,把商店和照相馆进行了合理分区。商店这边,他买了几个货架,把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日用品、食品都分类放好。还在显眼的地方贴上了价格标签,方便顾客选购。照相馆那边,他买了一些简单的布景道具,像几块不同颜色的背景布,又装了几盏灯,调整好灯光角度,让拍照的效果看起来更好。
在商品采购方面,许大茂跑了好几个批发市场,对比了价格和质量,才选定了供应商。他进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从牙膏牙刷到毛巾肥皂,还有各种零食饮料。为了保证商品质量,他每次进货都仔细检查,坚决不要次品。
在服务方面,许大茂也下了不少功夫。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不管顾客买多买少,都要热情招待。有一次,一个老奶奶来店里买盐,许大茂不仅帮老奶奶把盐拿到门口,还扶着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感动得不行,逢人就说许大茂的店好。
照相馆开业那天,许大茂还特意请了几个朋友来捧场。他在店门口挂了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开业大酬宾,照片八折优惠”。一开始,来拍照的人不多,许大茂心里有点着急。但他没有灰心,他认真地给每一个顾客拍照,耐心地指导顾客摆姿势,拍完后还仔细地修图。有个小姑娘来拍证件照,许大茂拍了好几张,选了一张最好看的,又把照片修得美美的,小姑娘特别满意,还介绍了好几个同学来拍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贾东旭的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贾东旭的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