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站在奕星码头仓库中,心念微动,身影瞬间从原地消失。下一刻,他已置身于奕星那片广袤而神秘的世界。
眼前景象与他离开时已然不同。天际尽头,原本连绵的雪山轮廓似乎柔和了些许,空气中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似乎也减弱了一分。
但他立刻察觉到一种异常——一种沉闷的、令人呼吸略感不适的凝滞感。他抬头望向远方那座不久前被他以惊天手段引爆的火山,巨大的火山口依旧被浓密的、灰中带褐的云团笼罩,那云层低垂,仿佛饱含重量,与寻常的水汽云雾截然不同。
“果然…问题出现了。”林天低声自语,眉头微蹙。引爆火山释放巨大热能,试图扭转小冰河期的计划,在初期看来是成功的,全球气温有了明显的回升趋势。
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此刻正以如此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他眼前——火山喷发带来了海量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这些气体并未如理想模型那般均匀分散到大气环流中,反而在特定区域,尤其是火山周边乃至更广袤的上空,形成了局部浓度极高的气团,如同给这片刚刚复苏的土地盖上了一层厚重的、窒息的“毛毯”。
他身形一闪,出现在设立在奕星主大陆的环境监测总站。
监测站内,各种仪器屏幕正闪烁着密集的数据流,几名负责日常维护和数据分析的智能仿生人(其核心逻辑源自林天早期获得的外星科技碎片,并加以改造)立刻感应到他的到来,投射出全息影像。
“林总,欢迎归来。”为首的仿生人,代号“观测者-A7”,发出平稳的电子音。
“A7,汇报大气数据,重点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全球温度变化趋势,以及生态影响初步评估。”林天没有寒暄,直接下达指令。
“指令确认。”A7回应道,同时,巨大的全息星图在监测站中央展开。星图上,以引爆的火山为中心,一片触目惊心的深红色区域向外蔓延,覆盖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大陆面积,并正向海洋扩散。
“如您所见,林总。‘火种计划’(林天为火山引爆行动设定的代号)成功提升了全球平均气温0.7摄氏度,冰川融化速度加快12%,部分地区降水模式发生改变,有利于植被初步复苏。”A7的声音毫无波澜,“然而,副作用显着。目标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峰值达到0.15%,局部地区甚至更高,远超安全阈值。这些高浓度气团受当前大气环流模式影响,移动和扩散速度低于预期。”
另一幅全息图展示出来,是受影响区域的生态监测画面。一些刚刚冒出新绿的苔原和低等植物群落出现了生长迟缓甚至叶片枯黄的现象。一些湖泊的水体呈现出不正常的酸度升高迹象。
“高浓度二氧化碳导致植物‘呼吸’困难,部分物种出现光合作用抑制。同时,溶于水形成碳酸,正在改变水化学环境,对 nascent aquatic ecosystems(新生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A7补充道,“若此状况持续,前期升温带来的正面效应可能在3-5个奕星年内被抵消,并引发更复杂的生态崩溃。”
林天沉默地看着数据流,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情况比他预想的要棘手一些。仅仅提升温度还不够,如何“消化”掉这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成为了新的关键。
“有没有尝试过人工干预扩散?比如,制造大型风暴?”林天问道。
“已进行过七次小规模气象干预实验。”A7调出实验记录,“结果显示,强行扰动大气环流,虽能一定程度上推动气团移动,但能量消耗巨大,且可能导致高浓度二氧化碳污染更广阔的区域,风险不可控。此外,奕星大气环流系统本身仍处于‘火种计划’后的调整期,过于剧烈的干预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
林天点了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粗暴地吹散它们,就像在房间里扬起灰尘,看似解决了眼前,实则让问题弥漫到每个角落。他需要的是“吸收”和“转化”。
他的目光投向星图上那片蔚蓝的海洋。奕星的海洋面积广阔,占星球表面积近70%,虽然生命形式相对原始,但潜力巨大。
“海洋呢?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奕星海洋的吸收能力如何?”
“根据监测,海洋确实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表层海水酸化速率已提升18%。但目前海洋生态系统过于简单,缺乏类似地球上的大型藻类、浮游生物群落等高效固碳途径,吸收速率远跟不上排放速率。且持续酸化本身对海洋初级生命的形成和稳定构成威胁。”
林天陷入沉思。脑海中,地球上学到的知识、在日内瓦接触到的前沿环保科技、以及对奕星独特环境的理解,开始飞速碰撞、融合。
“或许…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不只在陆地,更在海洋。”林天眼中闪过一丝亮光,“A7,调出奕星海洋生态基因库,筛选所有具有高速生长、高光合效率、强环境适应性的藻类及水生植物基因模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我用麻袋装钻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我用麻袋装钻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