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慧往被子里钻,跟摊饼一样将自己摊在炕上最热的地方:"我们穿的这么多,这么厚,还有暖宝宝,都冻成这样了,其他人怎么扛的啊。"
钟广鑫拧了一条热毛巾给她擦手擦脸: "靠人类的潜能扛,把被子裹着坐起来喝点热水。"
赵晓慧接过热水放在手里暖着:"你快换衣服,身上都湿了。"虽然湿的是外面套着的雨衣,但湿哒哒的总归有些不舒服。
安顿好赵晓慧,钟广鑫这才不慌不忙的脱衣服,翻到口袋里那个梁昱给赵晓慧的巧克力,随手放到了玄关那儿的柜子里,大概听到他们这边有动静了,不一会儿卢青就在车库里敲门,刚换好衣服的钟广鑫丢了几根木柴在炉灶里之后去开了门。
赵晓慧掀开被子的一角:"快上来,冷不冷?"
卢青连连点头: "冷死了,就过来这一会儿的时间,都冻的不行。"
赵晓慧:"我们刚刚是跑回来的,太冷了,如果慢慢走回来,真扛不住。"
卢青忍不住道:"跑回来风更大,很容易失温的。"
赵晓慧笑了笑:"就五分钟的时间,一口气跑下来,身上冷心口热,远距离当然不行了,你是来看身份证的吧。"
卢青点头,赵晓慧将新身份证拿出来给她看,身份证跟以前的不一样了,除了证件号,再就是出生地,以及办证地,居住地那一栏已经没有了,现在大多数都是居无定所的,上哪儿整居住地去,赵晓慧道,"办证的人说了,最快一个月,最慢无限期就能通网了,但通电据说是限量,就是一户人家能用多少度电,用完了就没了,所以电没办法供应地暖,但照明啊,手机充电啊这些没问题。"
卢青皱起眉头说道:“那这要怎么限制呢?你家只有一户,而我家有两户。如果按照户数来分配,你这一户小三层肯定是不够的。但要是不按照户数来分,那别人家还有一栋屋子里住三户的呢,这样岂不是更不够分了?”
赵晓慧无奈地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也不太清楚啊,我没问得这么详细。上面应该会有相关的考虑和安排吧,具体情况到时候再看看吧。”
这时,钟广鑫插话道:“如果按照户数来分的话,到时候电线会重新铺设,并且需要用身份证开户,一户一个电表,预存费用后才能用电。你要是想使用供暖,就需要往里面充值,要是没钱了,那就只能节省着用电了。”
赵晓慧转头对卢青说:“你可以去打听一下太阳能的事情。冬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值用电,但夏天就不用花这个钱了。夏天的太阳那么猛烈,太阳能产生的电量足够我们使用的了。”
卢青心里其实挺想打听一下这稀缺物资的情况,但无奈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并不比别人好多少,就算是和徐志磊一起合买,恐怕也还是不够。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唉,看来也只能慢慢等了,反正我已经跟钟兵说过了,让他帮忙留意一下,也不知道这换购点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开放。”
赵晓慧接着说道:“除了那个卡片,还有一种手环,就是那种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手环哦。它的表带软软的,很细,宽度大概只有六七厘米左右,其中有一节是黑色的,我估计那里应该是装芯片的地方。不过这个手环要五十积分一个呢,好像没什么人买。”
卢青一听到“五十积分一个”,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直接翻了个白眼,嘟囔道:“我可真是穷啊,这种奢侈品我可买不起。”
赵晓慧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尽管她和钟广鑫的生活已经相当宽裕,但对于那区区五十积分,她仍然有些舍不得。毕竟,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日子能够一直如此平顺,那么这种东西肯定会逐渐普及开来,到时候再购买也不迟。
突然间,赵晓慧想起了今天领取证件时听到的那些话,不禁开口问道:“我记得吴峥是学机床机械这类专业的吧?”
一旁的卢青似乎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太过在意,只是随口应道:“嗯,好像是吧。怎么了?”
赵晓慧接着解释道:“你看啊,现在要建厂了,这么大一个城市,总不能一直依靠翻找废墟和中央补贴来维持生计吧。我们总得把过去的文明一点一点地重新捡起来。而且,咱们国家当初从连电都没有的状态发展到能够去太空搞基建,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这一次重新建设,肯定会更快的。毕竟,我们可是被称为‘疯狂基建大国’呢,这个名号可不是凭空得来的。不过,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起点,所以下岗工人再就业的热潮应该很快就要到来了。”
卢青听到这里,心中不禁一动,但紧接着就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喃喃自语道:“这还要看专业吗?那学金融的能干啥啊?感觉头都要秃了。早知道现在会这样,当初就不该学木工,学个农业说不定还更好呢。”
一旁的赵晓慧无奈地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也对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一无所知。她心想,自己能做的也就是画画连载了,希望到时候人们对精神娱乐的需求非常迫切,这样她或许还能靠这个赚点小钱。要是连这点小钱都赚不到,那恐怕就只能去摆摊卖菜了。不过好在现在有一点比较让人欣慰,那就是如果她在网上搞连载,应该不会有盗漫的情况了吧,毕竟现在也没有那个盗漫的条件了。
相比之下,老钟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他可是高尖人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愁没饭吃。
喜欢重生之天灾末世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天灾末世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