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荀彧,刘辩选择摊牌,将陈群呈上来的奏疏直接给他看。
他静静的等待着对方看完,这东西别人或许看不明白,但荀彧一定能看出,于大汉而言,是利在千秋万代的。
但很可惜,荀彧全程表情都很平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臣依旧不支持也不反对,臣还是要提醒陛下一句,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件事对地方上的影响。”
洛阳肯定没事,刘辩就是把太监的地位拔高成国父,超品的存在,大臣们除了死谏,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
但各地太守就不一样了,保不准会扯什么大旗。
刘辩也考虑到这件事的影响,不过他并不是很担心,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得到热情的支持,有点遗憾。
他不会用皇权去命令对方必须全力支持,选择暂时抛弃所有念头,笑道:
“荀令君能否帮朕参谋参谋,这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变法的成功率有几成?”
荀彧进入状态,沉吟才几息,便分析起来。
“臣以为,陛下应当先在军队中推行品级制度,将军们对陛下十分忠心,可以顺利推行。其次便从司隶开始,此时若有人造反,可以顺势以军队剿之,司隶新政推广开,成为了事实,便不会再有阻碍,全国皆会响应接受。”
造反派造反的原因是什么?阻碍新政变成既定事实。
造反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除非是疯子,否则谁会为了造反而造反,就连黄巾都不可能说:兄弟们我们反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造反,为了造反而造反吧。
喜欢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