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丁再上一级为披甲,由旗丁中选拔,属于新兵,而披甲之上又有步甲,步甲之上又有马甲(只允许在正身旗人之上选拔),之上有巴牙喇(铁甲兵),巴牙喇分三等,即巴牙喇、红巴牙喇,白巴牙喇,其上又有拨什库(领催,即十夫长),前锋校(类似于明军的小旗官)、护军校(类似于明军中总旗),其上又有正、副管领(类似明军中的队官)、牛录额真、章京(正、负佐领,类似于明军中的把总、副把总),甲喇额真、章京(后改为参领,类似于明军中的游击、参将,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以上为固山额真、梅勒章京(即类似于明军中总兵官、副总兵官,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后改为都统、副都统)。
再往上就是贝子和贝勒了,贝子就是小王,贝勒就是王,努尔哈赤最高将其下设定最高为贝勒。
后来皇太极称帝后,又在贝勒之上设立了郡王和亲王.......
所以在满清的晋升体系中从一个阿哈(奴隶)到贝勒只需要二十四个“前程”。
努尔哈赤这套制度完全打破了在西蒙古,主子永远是主子,奴隶世代是奴隶的状态。
彻底放开了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
一下子卫拉特的牧民们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很多牧民为了自己能够升官,开始带着努尔哈赤疯狂寻找同族们的牧马地,实际上在努尔哈赤到达卫拉特蒙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中,他的士兵数量从不到四万,迅速突破了七万。
阿哈数量迅速突破了十六七万。
已经是整个卫拉特蒙古举足轻重的大势力了,而且努尔哈赤很快发现整个卫拉特蒙古装备奇差,比如说虽然喀尔喀蒙古的瓦齐尔汗虽然被努尔哈赤压着打,但是他也装备了将近五千具铁甲,数十万牧民。
这些卫拉特蒙古的万人部落很多连几十具铁甲都拿不出来,战斗力可想而知。
努尔哈赤一直在辽东那边混,他的南边是大明,那个无比强大的大明,还有那个压了他半辈子的李成梁。
他的东边就是朝鲜,中原王朝一直都瞧不起朝鲜,但是朝鲜却上千年一直保持了独立性,虽然一直对中原王朝俯首称臣,伏低做小,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战斗力,让中原王朝觉得打他得不偿失,早就成为中原一个州县了。
而且朝鲜自从倭国入侵之后,就一直大力发展火绳枪,包括自行打造的和缴获倭人的火绳枪,现在朝鲜已经差不多装备一两万支火绳枪了。
努尔哈赤回到辽东之后曾经好几次去朝鲜抢劫,都被朝鲜人依托城池用火绳枪打了回来。
辽东的西边是东蒙古的左右两翼蒙古,左右两翼蒙古也靠近大明,因为和大明多年对峙,装备铠甲也是不少,连续出现了达延汗,俺答汗这样的猛人。实力也很强大。
努尔哈赤就算在彻晨汗和林丹巴图尔都不在,察哈尔部只有一个炒花在的情况下,多次进攻察哈尔部也没有收到什么战果。
可是到了西蒙古草原,努尔哈赤突然发现自己又行了,简直是进入了幼儿园,真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已经不想回那个让他感到压迫感十足的辽东了。
喜欢殖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殖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