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一个人躲在房间内蹦哒了两下,又呵哧呵哧停了下来,如今这身老骨头,可比不上年轻小伙子咯,他又往嘴里塞了个速效救心丸,兴冲冲地往下看。
要说原主偏心,那还真没说错,原主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个镖师,跟着镖局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眼界开阔了不少。
越是见多识广,越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原主深知,读书是穷人改变阶级的唯一途径,为了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未来,他曾咬牙接下了很多危险的走镖,就为读书多积累一些银钱。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走镖本就是件危险的事,原主的冒险行径,并没有一直好运下去的道理,在一次走镖中,他跟同伴们遇到了山匪,他们险些因此丧命。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捡回来了一条小命,但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原主的右腿跛了,一个跛子,也就意味着原主再也无法走镖了。
纵然有再多不甘,原主也只能从镖局里退出来,回到家中,成为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吃过种地的苦,更加深了原主送孩子们去读书的念头,就算生活再苦,原主也是咬牙将家中孩子们全都送到了私塾里。
可惜的是儿子辈的,竟没有一个读书的料,一个个朽木疙瘩,读起书来就是抓耳挠腮、结结巴巴,坐在私塾居然就犯困,看得原主火冒三丈。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这些皮实的混小子,为了不读书,被打得嗷嗷叫,也肿着个屁股,也要从私塾里滚回来。
没办法,原主还是将自家的蠢儿子领回家,总不能白白浪费银子,供几个朽木疙瘩吧?
既然指望儿子指望不上,那么指望孙子可以了吧?
原主就把希望寄托给了孙子辈,他等了几年,孩子一个个冒出来,可有学习天分的,那是一个都没有。
当时原主都要绝望了,难道他们老江家,真的生不出一个有学习天分的孩子吗?
就当他彻底放弃供孩子读书的时候,江致远出生了,这孩子自打出生起,就透露出几分机灵劲来,从小比其他孩子们聪明懂事,原主教导的东西学起来也是飞快。
这孩子的出现,如同久旱逢甘霖,将原主那颗快要熄灭的心,又被点燃起星星之火,这份星星之火在江致远被送到私塾后,从夫子口中得知此子极具科举天分,若有一份机会,定然一飞冲天。
那份星星之火顿然星火燎原,灼热了原主整个胸膛。
原主一咬牙,一跺脚,回去就拍案,供!他们老江家就算是吃糠咽菜,也要将江致远供出来!
老爷子一发话,家里十几口无一人敢反驳,但家中条件的确不好,他当年拼命攒下来的钱,一部分用来给孩子们启蒙,一部分用来给孩子们娶媳妇。
本就所剩无几的银钱,近几年他那条伤腿,遇到阴雨天就从骨子里泛起疼来,家里人心疼他,拦都拦不住,非要给他买药回来熬。
就这样,银钱真的不多,交完一年束修更是少得可怜,好在当年为了儿子们启蒙买的书还在,给这个家少了点开支,但还有纸墨笔砚,这些都是消耗品,都需要钱。
原主也是没办法,他苦等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等来的读书苗子,总不能因为家贫就这么放弃。
为了江家的未来,为了心中的期盼,原主临到老了,一咬牙当了个专横独断的老头子,甭管你们怎么说,老头子我啊,就是要供,不答应就是你们不孝!
原主自知强压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便跟家里商讨过,就试那么一次,如果江致远可以做到的话,那么他们江家也就咬牙接着供。
如果江致远没有中,那么就老老实实找个活计放弃科举,工钱回来上交一部分,算是补贴家里当初供他时花费的银钱。
这份银钱也用来给后来的孩子们读书所用,今后只要哪家孩子都有读书天分的,他们都咬牙送去私塾。
原主的想法很好,而且都是为了孩子们,家里的大人们也就没啥好说的,老大家孩子读书是让家里过得紧巴巴的,但后来还不是有他们的孩子嘛。
大家都一样,那有什么好说的,日子过得再苦,但为了孩子们,他们也都愿意。
这些话都是跟大人们说的,江韶宁一个小姑娘自然没资格知道这些,她穿越过来,只看到了眼前的,家里吃糠咽菜,而堂兄却是吃最好的。
心里极度不平衡,自然挑唆着老二媳妇闹事,老二媳妇自打孩子没了,一直在家抬不起头,被她挑唆了几句,竟然萌生一种反正她没儿子,凭什么他们一家也要累死累活供大嫂家的心理。
老二媳妇也就跟着闹了起来,闹得家宅不宁的同时,还吵着分家,今个就是他们江家第一次闹着分家的时候,眼看着明年江致远就可以下场了,这个节骨眼闹出这种事,原主一个急火攻心,就昏过去了。
按照这个时间线,江哲还没来,原主醒来还是强压下去这次分家,也就激起了江韶宁的更多不满,更是在后面闹出很多大事来,闹得家宅不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滚粗吧!男女主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滚粗吧!男女主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